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代瑶****zy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阳中学2018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1.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到了晚年,曾感叹:“吾不复梦见周公!”下列对周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天下唯一的大宗②受封于鲁国③属于姬姓贵族④完善了官僚政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这首诗歌反映了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B.西周贵族颂扬祖先功德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楚国农民浪漫主义情怀3.“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的一句评价性的话。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4.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下列官职,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御史大夫②同平章事③卿大夫④司隶校尉①④②③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5.战国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4~6亩土地只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到了宋代,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地区,大约1亩多土地即可养活一个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牛耕的普及②曲辕犁的推广③水排的使用④铁锄的出现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通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C.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8.《夷坚志》是记载宋人洪迈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的一部作品,为后世提供了宋代社会丰富的历史资料。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A.曲辕犁的推广使用B.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制转变C.用煤作为燃料冶铁D.除釉下彩绘外出现粉彩瓷器9.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①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②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③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④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A.提倡节俭思想B.批判君主专制C.主张依法治国D.强调民本思想11.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12.帝尝召缙等曰:“尔七人朝夕侍左右,朕嘉尔勤慎……因各赐五品服。”又以立春日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埒(等同),缙等入谢,帝曰:“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俾益不在尚书下也。”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两个“帝”是指明太祖B.内阁官员与六部尚书地位相等C.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重要机构D.内阁代替皇帝处理机密的重要事务13.山东省是近代中国的农业大省,以下两表为山东部分区域花生和烟草种植情况表。这些数据直接反映出A.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列强疯狂掠夺原材料D.山东农业劳动生产力有所提升14.“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诏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①武昌起义②中国同盟会成立③清帝退位④《临时约法》颁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15.《两湖战场的作战》一书中叙述了某次战斗的场景:“7月上旬,……第4、第7军和第8军在安仁、衡阳、永丰(今双峰)地区集结后,分三路向长沙进攻,后攻克。”此战斗最有可能发生在A.北伐战争时期B.秋收起义期间C.徐州会战中D.淮海战役中1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