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试题(5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试题(5篇).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试题(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试题(5篇)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小学数学一年级试卷一.高速公路(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9分)+14=–19=+30=+5=+8=+28=+34=63–5=+60=+50=72–6=+27=46–40=58–9=+5=+7–8=+19–7=+18+6=+30–7=38+4-20=+46+8=(2)用数式计算(12分)+13=–17=+6=–7=+29=–24=二知识之窗(-)填一填。(15分)1.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2.与39相邻的数是()和()。3.6元7角=()角1元=()角=()分。4.2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5.18+()<30,()里最大能填()。6.圈出合适的数。比30大,比35小,而且是双数,这个数是(31.34.36.30)。7.找规律。40.36.30.24.()。()。()。8一张50元钱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钱。(二)在你认为合适的下面画对号。(4分)(1)二年级的学生接近50人,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36人48人61人(2)鸡有40只,鸭的只数比鸡少得多,鸭可能有多少只?43只35只15只(三)。判断。(6分)1.小华有30本故事书,借给小利7本,还剩多少本?(1)30–7=23(本)()(2)30+7=37(本)()2.小华借给小利7本故事书,还剩30本,小华原来有多少本?(1)30–=23(本)()(2)30+7=37(本)()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画对号。1.个位是9的数有():(1)39()(2)93()(3)29()(4)69()2.比75大,比79小的数有():(1)57()(2)75()(3)77()(4)87()3.小红买一支铅笔要付8角,下列付法哪种对?(1)付3张2角和2张1角。()(2)付8张1角。()(3)付1张3角和1张5角。()(4)付1张5角,1张2角和1张1角。()4.得数比50大的有:+50()–79()+8()+30()四.在里()填〈.〉=。(6分)–8()78–50+50()35+5+4()49+40+7()60+4+6()52–8+7()2+26五。快活林(18分)1.小明有5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34元,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8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元钱?2.2.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摘了9个,还剩4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3.有红金鱼和黄金鱼共25条,其中红金鱼有9条,黄金鱼有多少条?4.-小芳今年10了,小芳的妈妈今年38岁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篇:苏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期末总结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期末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能根据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教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思想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争让学生鲜活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已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二、注重朗读指导,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新闻记者时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三、注重课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