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58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ocx
上传人:又珊****ck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58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ocx

2023版高考政治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8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专练58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2021·全国乙卷]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0·江苏卷,29]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像钟表一样有序运转的世界观完全取代了混乱的世界观。该观点()①肯定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②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真理的任务③否认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④否认了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惠州调研]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客观性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5.[2022·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素质测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国工匠,他们“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令人敬佩。这种工匠精神启示我们()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获得真理②要敢于面对困难,永远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前行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追求真理④适应实践的需要,真理在不断超越和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6.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由四名香港女高中生提出的“太空养蚕”试验,设计者为完成实验先后喂养蚕超过数百只,其中一名设计者表示,别人可能觉得去酒泉只是一个比赛的结束,但对她们来说,则是在科研路上的一个新开始,因为这次的经历让她们更加明确了对科学研究的喜爱。由此可见()①要尊重别人的看法,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②应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③要在实践中认识并发现真理,获得并检验真理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充满信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我国生物学家经过5年攻关,揭示了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并开发了一套“魔法药水”,依次为细胞“洗澡”,便可又快又好地实现多种体细胞类型的“返老还童”。这表明()A.掌握真理是人们成功实践的前提条件B.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C.事物规律随人们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D.人类意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9.[2022·山西大同一中开学检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②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的过程中向前发展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两位经济学家就“我们到底需要不需要产业政策”进行了一场激辩。一位经济学家认为,要有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也必须有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另一位则更加看重企业家和市场的作用。激辩进行了3个小时,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从哲学角度看()①鉴于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这场激辩对认识的深化是无意义的②真理是客观的,两位经济学家中只能有一位的观点包含着真理性③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对“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争论会推动认识的发展④事物是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