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色的草地》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金色的草地》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草地》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金色的草地》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包括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三、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5、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6、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7、本课生字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的。(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8、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四、回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二、理解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我们带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学习第三自然:1、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形状:板书(合拢张开)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⑵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2、指名读。学习二、四自然段: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的?3、现在呢?最喜爱4、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5、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看板书,全班交流2、发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