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描述物质的一些特性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学会用用实验数据列表和绘制图象,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学会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日常生活中的密度值通过了解同种物质的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感悟密度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教学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方法综合启发式、讨论式、实验法、列表图象法教具和媒体天平、刻度尺、大小不同的肥皂块、橡皮块(3个一组)、酒精、水、烧杯、奖牌;表格与坐标纸,多媒体与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实录】一、引入师:(出示肥皂块和泡沫)怎样区别?生:看出来的。师:(再出示两杯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如何区别?生:闻气味。师:(展示一个奖牌)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的?怎么知道?请大家传看。师:我们有时可以从外观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分辨,例如自来水和矿泉水,外观根本无法区别,所以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呢?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展示手里的泡沫塑料(一大一小)。师:你能看出什么不同?生:体积大的质量大。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大家想不想进一步来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一个定量的变化关系?生: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师:大家的猜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2.设计实验。师:现在桌子上给准备了一些器材,愿意研究肥皂块、橡皮块、酒精的同学请举手。(把学生分组,坐好)师:请各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1分钟)师:我们请同学向大家介绍实验的思路。生:从小到大选择3块肥皂块,用刻度尺测出每一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每一块的质量,填入表格。师:其他小组的思路有没有不同的?大家选择的物质不同,但步骤基本相同。为了加强合作,我们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做实验,推选一位组长,按照人数做好分工,每个同学都有任务。看看不同的小组情况是否相同,现在选择器材。3.进行实验(大约7分钟)。期间由学生把表格画在黑板上,并不断填写数据。4、分析与论证。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实验结果。问:下面每一小组都来分析讨论,你们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2分钟)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画外:因为前面有了猜想的基础,其他小组学生可能会用计算器算出。)质量m(g)体积V(cm3)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师:既然成正比,就有比值,算一算每种物质的比值有什么特点?生:相等。师:证明刚才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再问:现在综合3个表再来比较,你又得出了什么?生:不同物质,比值不同。(投影结论)问:对于刚才的数据处理过程,同学们有什么体会?生:运算量大,数据比较繁琐。师:除了这种方法,大家再看有没有不用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讨论】(引导学生想出作图像的办法。)师:各小组试试这种方法,按照作图像的步骤,描点、连线。(2分钟)画在透明胶片上。请肥皂组代表发言(用实物投影):我们把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中做出m随V的函数变化图像,发现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得到近似的一条直线。师:直线能说明什么?生代表:说明m与V成正比。师:既然能看出成正比,说明m与V的比值就不变。这一条直线代表了哪种物质?(肥皂这一种物质)师:其他小组的情况如何?看看不同组的图像有没有不同。请同学展示橡皮组、酒精组的图像。都得到了近似的一条直线,都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师:如果把这3幅图像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又能发现什么问题?(重叠放,出现同一坐标的3条直线)生:从这3条直线能看出,说明同种物质比值相同,不同物质,比值又不相同。师:对,从图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结论。再一次证明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评估:问:回顾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来处理数据,得到实验结果?生:两种。计算与作图。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直观?生:作图像。可以不用大量的计算。描点就能得出。师:今后我们要学会用多种办法来处理问题,同时又能掌握简便的办法。问:再看同学们自己得到的结论,什么时候比值相同?什么时候比值不同?生:同种物质、不同物质。师:经过刚才的研究,你能不能总结出区别物质的办法,是什么?【讨论】生:找m与V的比值。(板书:二、密度)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个比值用密度来表示。1.物理意义。师:我们可以用密度表示这个比值,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希腊字母ρ表示。【讨论】大家怎么理解这个特性,“特”在哪里?2.公式:ρ=m/V3.密度表和单位的研究。师展示奖牌,问:现在你能不能知道这块奖牌是不是金子做的?怎么办?生:测它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