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典资料——我国物流的发展经典资料1: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经典资料2: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二○○四年八月五日其中关于物流人才的一条:经典资料3:我国的物流发展及与美国的比较2、美国物流成本总额远远高于我国。2002年美国物流成本总额为9100亿美元,相当于75000亿人民币,我国为23137亿元。美国物流成本是我国的3.2倍。3、美国物流成本从2000年以来开始下降,我国呈上升趋势。说明美国物流业已进入成熟期,我国物流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4、物流成本占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美国为43%,我国为31%。说明经济运行中物流的含量我国远比美国低。5、从物流成本构成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在于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我国物流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15%,美国只有3.8%。运输成本的差距,也反映我国物流水平较低。一般来讲,运输成本比重越高,说明物流水平越高。美国运输成本占63%,我国占50%左右。经典资料4:从物流到供应链-美国物流发展趋势对中国物流的影响变革是永恒的主题Changingistheeverlastingtheme从量变到质变-物流思想的演变从量变到质变ImplicationofCLMnamechange供应链管理的挑战TheChallengeofSupplyChain21世纪物流和供应链前沿概念和技术4、精细供应链精细供应链的概念是精细原理与供应链结合,是对精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精细管理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伟大的方法,在生产过程已经取得就巨大的成功。精细供应链的基本计划方法是设定企业目标、部门目标、操作目标,明确现有绩效与目标值的差别认定,制定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框架和要求。精细供应链需要建立的五个步骤:选择工具、确定原则、制定战略、明确价值、领先方法的适应性实施策略。它要求在精细供应链环境中创造产出文化,建立环境要素,最大限度避免非产出行为。精细供应链与6西格玛的结合,又在创造新的概念。供应链新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电频率识别,无线射频识别)供应链管理对中国物流的影响经典资料5:入世三年与中国物流业——综述入世之初,不少外国专家都认为,物流业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受冲击最大行业之一,三年过去了,如何评价?要衡量入世后外资进入对物流业的影响度,主要看两大指标:一是对中国物流业是推动还是制约;二是是否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垄断,使中国物流企业受兼并、倒闭,人员大量失业,还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共赢的格局。我认为入世三年外资的进入,没有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制约或形成垄断,而是一种推动,是一种共赢。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加入WTO三年来,外资的进入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正如中远物流总经理叶伟龙、宅急送总裁陈平所表述的那样,我们不怕外资物流进入,不怕与外资物流企业合作,我们需要的是平等竞争,追求的是共赢。我们需要对入世三年来的中国物流作一个评价。一、入世三年来中国物流业发展快于经济增长我想列出一组数字,来说明这一问题。从这一组数字说明:第一,全社会物流货物总值大幅度增长,这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物流总需求的扩张。但由于中国进入重化工时期,工业品在货物总额中2001年占84.1%,2002年占84.6%,2003年占84.5%,2004年1-9月占82%。进口货物也大部分与重化工有关。今年1-9月货运总量为16亿吨,同比增长9%,但其中煤炭、石油、焦碳、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水泥等大宗基础原材料的货运量达11.7亿吨,增长12.5%,而同期这些货物的总资源高达28亿吨,使物流不畅,在途时间延长,压港压库严重,降低了物流效率,提高了物流成本。第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三年来稳定在21.5%左右,小幅波动,比1991年的24%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反映入世的三年,中国的经济运行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式的,运行质量与效率不高,特别是受到运输能力供应不足影响,使运输成本明显上升。第三,社会物流增加值与经济同步增长,稳定在9-10%,社会物流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第四,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其营业额成倍增长。根据美国美世顾问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2001年真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业额为400亿元人民币,但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据测算,2002年已接近600亿元,2003年接近800亿元,2004年将超过1000亿元。反映工业与流通企业物流外包明显增加,有60%左右的企业选择部分或大部分物流外包。二、入世三年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