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螺旋静压机方案.doc
上传人:秋花****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螺旋静压机方案.doc

长螺旋静压机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螺旋静压机方案长螺旋静压机方案PAGE\*MERGEFORMAT4长螺旋静压机方案一、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1、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注意事项:⑴施工使用2—3台设备完成施工任务.⑵施工时按设计标高、桩长和压桩力控制,同时详细记录最大压桩力和最终压桩力。⑶施工过程中随时对照地质报告,出现任何异常现象,报请监理、设计等有关各方,及时进行处理.静力压桩单桩施工工艺流程:静压管桩压桩施工工序流程图注:步骤中每一步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⑴静力压桩机调试正常;⑵桩机就位,喂桩;⑶桩身对中调直:当桩被吊入夹桩钳口后,由指挥员指挥吊车司机将桩徐徐下降至桩尖离地面10cm左右,然后夹紧桩身,微调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0m,再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待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正式开机;⑷压桩:每次下压一个主缸伸程后,松夹→上升→夹桩→下压,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该节压至桩顶面离地面1.0~1.4m时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⑸接桩:管桩采用桩端板焊接法接桩,分2~3次满焊工艺焊接,并保证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同时应避免桩进入硬土层后接桩.⑹送桩:施压最后一节桩的桩顶达地面上1。5m左右时,将送桩器吊放在被压桩的顶面进行压桩施工,直至将桩顶送至设计规定的标高为止。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要求⑴桩机平稳;⑵起吊时吊点受力均匀;⑶桩位经过复核认可,对位准确;⑷桩身垂直度和保证措施采用成90°左右夹角的两个锤球吊线(一个在操作室内,一个在操作室外),对准桩管进行该节桩段垂直度的调校,同时使用经纬仪进行检核,以保证满足施工验收规范中0。5%垂直度的规定。⑸使用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100%的桩;⑹严格按设计图纸区别不同部位的桩长及桩顶标高,桩顶标高的偏差控制在—30~+20mm之间;⑺搞好监控,随时监控挤土及浮桩现象;⑻工程桩压桩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桩身倾斜、移位、桩顶与桩身裂缝、压裂等)应立即停止压桩,并报告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当地质条件与原勘察报告发生较大差异时,亦照此办理。⑼保证接桩的焊接质量,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1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沉桩,接桩焊接按隐蔽工程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⑽除做好过程控制工作外,尚应加强关键工序的控制;⑾开好工前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⑿分工明确,责权落实,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检查验收与质量记录。4、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沉桩施工顺序和进度,总体上遵循在长轴方向由一边向另一边的方向施工。⑴压桩机就位经选定的压桩机进场安装调试好以后,行至桩位处,使桩机压桩架中心(可挂中心线陀)与地面上的样桩基本对准,再次校核无误,将长履(长船)落地受力。⑵桩身对中调直当桩被吊入压桩架中后,由指挥员指挥将桩徐徐下降直到下节桩离地面10cm左右为止,微调压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0m,暂停下压,再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垂直度,待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开始压桩。⑶压桩压桩是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之力将桩压入土中,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视不同的压桩机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5~2.0m,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1.5~2。0m,如此反复进行,可将一节桩压下去.当一节桩压到离地面30~50cm时,可进行放入送桩器将桩压到设计标高.压桩力由压力表反映,在压桩过程中,若没有自动记录装置,压桩施工人员应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保证桩的承载力要求。(4)送桩预制混凝管桩的送桩作业可利用现场的预制混凝管方桩当作送桩器来进行。一直下压将被压桩的桩顶面压入土层中直到符合终压控制条件为止。送桩器或作送桩器用的预制混凝土管桩侧面应标出尺寸线,便于观察送桩深度。(5)终止压桩当桩顶达到设计桩顶标高或压桩力达到方桩所能承受的压桩力时时,可以终止压桩.6、施工技术要求⑴桩机平稳;⑵起吊时吊点受力均匀;⑶桩位经过复核认可,对位准确;⑷桩身垂直度和保证措施采用成90°左右夹角的两个锤球吊线(一个在操作室内,一个在操作室外),对准桩管进行该节桩段垂直度的调校,同时使用经纬仪进行检核,以保证满足施工验收规范中0.5%垂直度的规定。⑸使用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100%的桩;⑹严格按设计图纸区别不同部位的桩顶标高,桩顶标高的偏差控制在-30~+20mm之间;⑺搞好监控,随时监控挤土及浮桩现象;⑻工程桩压桩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桩身倾斜、移位、桩顶与桩身裂缝、压裂等)应立即停止压桩,并报告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当地质条件与原勘察报告发生较大差异时,亦照此办理。⑼除做好过程控制工作外,尚应加强关键工序的控制;⑽开好工前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