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桩首件总结.pdf
上传人:书生****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挖孔桩首件总结.pdf

挖孔桩首件总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KT-1标段人工挖孔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K9+335百户村大桥人工挖孔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1、工程概况克拉玛依至塔城地区高速公路KT-1标段K9+335百户村大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托里县铁厂沟镇,桥梁起点桩号K9+132,终点桩号为K9+538,桥梁全长406m。本桥分为左右幅,上部构造采用2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均采用肋板台,桩基础。本大桥所有桩基均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水下或空气中灌注混凝土。根据施工进度并结合我部实际情况,我部将本大桥9-44#桩基(桩长14米,桩径1.4米)作为后续所有人工挖孔桩的首件。并于2012年6月23日完成了此挖孔桩基的施工。2、编制依据(1)、已审批的《K9+533百户村大桥人工挖孔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2)、克拉玛依-塔城段高速公路工程招标文件。(3)、克拉玛依-塔城段高速公路施工图纸(达尔布特特大桥分册)及答疑文件。(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3、施工过程3.1、施工流程K9+533百户村大桥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序为: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KT-1标段人工挖孔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测量放样开挖桩孔孔内出土立模灌注护壁下一循环成孔检查钢筋笼吊装就位灌注桩身砼桩基检测。①、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桩孔的位置,放出桩位中心点,用红漆标记,并在桩位周围打上护桩。②、开挖桩孔桩身采取人工开挖,三班轮流作业24小时施工。孔内岩石爆破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严格控制了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了支护,孔壁无坍塌。孔内爆破后,经通风排烟,检查无毒气后,施工人员下井用锤、钎以及风镐对松软的岩层进行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孔内挖出的土、碎石屑等装入吊桶,用10~20kN卷扬机提升,垂直运输到地面,并通过便道运至指定弃渣地点,防止污染周边环境。③、护壁施工护壁采用现浇模注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标号为C30,护壁厚度15cm。现浇混凝土护壁采取等厚度护壁形式。每挖掘1.2~1.5m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壁。为加速混凝土的凝结,掺入速凝剂。护壁砼的施工,采取自制的钢模板。浇注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高出地面30cm,使其成为井口围圈,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为此1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KT-1标段人工挖孔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做得长一些,通常较其它节长30~50cm。④、成孔检查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了孔底处理,做到了平整、无松渣、淤泥、沉淀等软层,并已报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锤球、探孔器、钢尺等检查孔径、孔深、桩位以及孔的倾斜度,经检查均符合设计要求。⑤、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的表面保证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加工成型后,经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该桩基长度为14m,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制作,现场安装。钢筋笼采用25t吊车进行吊装,在加强圈上焊接十字撑,防止骨架吊装时变形。吊装骨架入孔后,用两根工字钢插入上部第一个加强圈下面,支承在离孔口0.5m处的枕木支墩上,用线锤控制好钢筋笼垂直度。钢筋笼吊装完成后,采用拉十字线的方法进行钢筋笼的定位,调整钢筋笼的吊筋使钢筋笼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⑥、混凝土灌注9-44#桩基为水桩,采用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具体如下:a、采用法兰盘连接导管,在导管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进行拼接、过球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等试验,其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KT-1标段人工挖孔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b、灌注砼之前,孔内的水位至少与孔外稳定地下水位同样高度,若孔壁质易坍塌时,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1.5米。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并计算首批砼浇筑方量,保证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首批砼方量计算式如下:22V≥πD(H1+H2)/4+πdh1/43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D:桩孔直径;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一般为2m;d:导管内径;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γW/γCHW: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