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乌龙木齐第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上传人:是你****芹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解析:乌龙木齐第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精品解析:乌龙木齐第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解析:乌龙木齐第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混合物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C.二氧化碳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受热体积增大2、一定质量的木炭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发生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B.C.D.3、向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所得的溶液加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先变红色后变无色B.变红色C.先变红色后变紫色D.先变无色后变红色4、利用燃烧原理可有效控制燃烧的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家庭用煤将“煤球”改为“蜂窝煤”,可使煤燃烧更充分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离子:Cl-1B.2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C.60个碳原子:C60D.氢氧化铝:AlOH3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7、有关CO2、CO的说法正确的是A.AB.BC.CD.D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9、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A.氮气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氧气10、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火上浇油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杯水车薪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______色沉淀;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填物质名称)这些变化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核电荷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选填序号)。A.质子数不同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由图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请写出17号元素与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4)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序号)。A.Na、ClB.Li、NaC.F、ClD.O、Ar3、我县一同学到西藏旅游,发现自带的密封完好的方便面袋鼓起来了,请从分子的角度给以解释______;该同学在宾馆洗衣服时发现肥皂水泡沫丰富,说明______;水中含有镁离子,它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4、核心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的类别是学习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方面,如图是硫元素的部分物质价类图(1)图中Y的化学式为______。(2)治理含Y和CO的锅炉尾气,可以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X和某无毒的气体,则治理锅炉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煤的燃烧会排放Y在空气中形成酸雨:而二氧化氮也会造成酸雨,反应原理是:3NO2+H2O=2HNO3+NO,该反应前后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4)H2S与Y混合产生黄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5)酸酐是指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例如CO2就是碳酸H2CO3的酸酐,则图中6种物质中属于酸酐的是______(写化学式)。5、写出下列元素对应的元素符号或者元素名称。硼_________铍_________氮_________氟_________Na_________C_________Si_________S_________6、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条件)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2所示。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