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精华】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六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在开展《昆虫》主题时本班幼儿对昆虫神奇的翅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翅膀那美丽的花纹更是深深的吸引他们,于生我升成了一节艺术活动《对称的翅膀》。活动目标1、感知对称,了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2、掌握对称图画的绘画技巧。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观察和讨论昆虫翅膀特点。2、难点:合理运用色彩表现翅膀的美活动准备昆虫教具、仅有一只翅膀的昆虫图片活动过程艺术活动:对称的翅膀1、感知对称:有翅膀的昆虫都有谁呀?昆虫的翅膀里藏着很大的秘密呢,想不想知道啊?好,请大家先听一个小故事: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了大雨,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雨越下越大,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谁愿意帮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2、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理由(颜色、形状、花纹)3、小结: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他们左右两边大小、颜色、形状、花纹完全相同,并且可以重叠,这种形式叫对称。4、欣赏对称图案5、分组绘制对称图案。老师这还有好多的昆虫掉了翅膀,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可怜的昆虫找到翅膀好不好?活动反思:这是一节“昆虫”主题中的艺术活动,目标是让孩子感知对称,准确绘制对称图案。活动我以故事开头激发幼儿兴趣,并在故事中设计寻找翅膀的环节,让幼儿发现对称、感知对称,从而对对称有一个了解和认识。在活动后期以幼儿实际操作为主,为昆虫添画另一只翅膀,检验幼儿对于本节课对称概念的接受程度。实践证明,孩子们掌握得很好,从轮廓到图案到颜色,都能够遵循对称的手法去表现,并能从中寻找到生活中关于对称的事物,尝试用对称美去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尝试用连接的方法塑造立体小泥熊。2、通过观看泥塑过程图片、讨论、尝试等方法学习镶嵌连接的方法。3、体会制作立体泥工的乐趣。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a.已经掌握分泥、搓条、压扁等基本泥工技能,有进行平面泥贴画的经验。b.认识并了解熊的外部特征。2、物质材料准备:a.材料包。b.面人工艺品一个,教师自制小泥熊若干,小泥熊制作步骤图。c.民间艺人捏面人的视频。活动过程:1、欣赏面人工艺品,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讨论,激发幼儿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出示面人)瞧,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捏面人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教师:漂亮的小面人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让我们一看吧。(播放视频幼儿观看)3、欣赏教师自制作品,讨论小泥熊的制作方法。(1)师:这是老师做的小泥熊,漂亮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2)展示小泥熊制作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制作泥塑小熊的方法。(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泥熊身体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组合的,帮助幼儿了解小熊是怎样站在木棒上的.。4、介绍操作材料,尝试捏塑小熊,巩固学习连接的方法。(1)师:这里有两种颜色的纸黏土、木棒,还有活动眼睛,谁愿意来试一试?(2)师:先将一种颜色的纸黏土分成两份,团圆,分别插入木棒中,做小熊的身体和头;再从另一种颜色的泥土中揪出一小部分做成小熊的两只耳朵和鼻子、尾巴,分别贴在头上的两边和下方中间;剩下的泥分成四份,分别错长条,做小熊的四肢;最后把活动眼睛压贴在小熊脸上,可爱的小泥熊就做好了。5、幼儿自由进行立体泥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1)引导幼儿根据小熊身体各部分的大小,进行分泥。(2)提醒幼儿不要将小熊的四肢搓的过长过细,并能尝试比较适合的连接方法。(3)在进行造型时,建议幼儿将小熊的四肢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6、展览欣赏与结束活动。(1)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小泥熊,给自己的小熊字并试着说说它在做什么。(2)欣赏同伴的小熊,有自己的小熊和它们的小熊游戏一起创编故事。活动延伸:请幼儿把制作好的小熊带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并制作出小熊的一家,装饰成一件泥塑工艺品,带到幼儿园的手工展展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3活动目标:1、运用剪、贴、卷的技能在纸杯上制作木偶。2、鼓励幼儿克服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坚持做好木偶。3、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