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闪闪****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千米的认识编辑精选.docx

千米的认识_3.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二,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目标确定(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教学策略选择(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处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着说:这就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信息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拉近了学生与千米的距离,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千米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平阳瑞安50千米38千米乐清灵昆45千米20千米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建立模型(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汇报交流: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一般学生会从来回次数,所需的时间和总的步数来回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切感,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当前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