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精品共产党员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精品共产党员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docx

全国精品共产党员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精品共产党员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导读】全国精品共产党员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他,是中科院原资深院士,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他,因为毕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被称为“布衣院士”。2017年,他在患重病期间,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他在生前还决定,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就是“时代楷模”卢永根,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举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就在北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些……还记得。”这是“布衣院士”卢永根在当选为“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回忆他于1949年8月9日在香港正式加入中共地下党时的话语。1949年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华南农学院学习,开始了他毕生倾注心血的农学研究事业。卢永根深知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期间,他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打破了当时论资排辈的风气,轰动全国。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奋斗在科学研究和高等农业教育第一线。在纪录片《南粤楷模》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回忆说:“在科研方面,他经常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诚实,对待科研的态度要严谨,不能搞花架子。”在生活中,卢永根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沙发、旧铁架床、旧电视。他说:“不舍得(扔),这些东西没有用光用烂,还能用。我认为生活过得好,不是单纯地追求所谓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万事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生活中近乎苛刻节俭的他,对捐资助教却毫无保留。晚年罹患重病后,他将毕生积蓄880万元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而后又亲手签订了遗体捐赠志愿书,他将此看作院士最后的科普工作,是他作为一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最后坚守。他逝世后,华南农业大学校方表示已经按照他本人生前遗愿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卢永根院士的卓越品质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农业科学家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卢永根这样定位自己的三重角色:“先党员,再校长,后教授。”卢永根院士一生非常节俭,80多岁的老两口依然像寻常百姓一样,从来不用车接车送,而是背着双肩包、头戴遮阳帽,挤公交、换地铁;吃饭和学生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吃得一粒米都不剩,看到有学生剩饭,卢永根总忍不住提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多少株水稻才能出一碗米饭?”其实,早在2015年,他就和老伴回到家乡,把祖上留下的两间价值100多万元的商铺,捐赠给当地的罗洞小学。别人都认为他傻,自己的东西干嘛往外捐啊!大家说是“捐”,可卢永根不这么认为,他却说是“还”,他说:“党培养了我,这是做最后的贡献。”老伴徐雪宾也说:“我们两个年轻时就受到党的教育,国家给了我们许多,我们用不完了,当然还回去。”她不仅仅是还钱,把自己的身体都还了出去,他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予的,者必须要还回去。。“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了无遗憾的离开了我们。他不留财产、不留遗体、不留墓碑,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这就是布衣院士的高风亮节,他把祖国和党的利益看做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国家和党给予的,所以,他也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钱财也好,生命也罢,活着为人民做贡献,死后还要捐献遗体,真是倾其所有,为国为民。想到社会上那些有一点点本事就骄傲的不行的所谓知识分子,想到那些,有一点点能耐就到处大肆宣扬的“饱学之士”,想到那些为了金钱走穴捞金的明星,再看看我们的布衣院士卢永根,你们有没有感到汗颜。祖国需要卢永根这样的院士,也需要千千万万的青年人学习他的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像卢永根教授一样,我们伟大的祖国何愁不繁荣富强,何愁不傲立于世界之林。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卢永根,广东花都人,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1949年8月,他在香港加入中共地下党。1952年,作为学生的卢永根在华南农学院遇到了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稻种资源,后来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从1983年开始,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