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说课稿精编.docx
上传人:宏硕****mo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观察物体说课稿精编.docx

观察物体说课稿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察物体说课稿观察物体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观察物体说课稿1【说教材】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在20xx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三次。分别为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纵向对比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观察物体,教学内容呈现递进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二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和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第二层次,四下,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第三层次,五下,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综上所述,教材编排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的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例题图形而得到图形。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例题图形。如此。在整体目标要求的统领之下,层层分解,拾级而上,螺旋式上升编排。2.横向对比再来与20xx年版本的苏教版进行横向对比。观察物体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二上,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统一物体,体会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四上,例1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常见物体,例2从前面、右边、上面观察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例3观察稍复杂的几何体,并表示看到的形状。人教版五下的,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教学内容,直接放在了课内习题中。通过2个版本教材的深入对比,发现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其实相差不多,苏教版只是在第二学段的加深了课后习题的难度。那么,基于大概念、整体性的教学视角,尝试将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观察物体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简单几何体的形状,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到的图形可能相同;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之前,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对现象的表述不够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最后,本节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的过程,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物体的立体形状。2.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推理、概括、想象、猜测等系列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通过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空间”与“平面”的互逆推导,加强学生对物体空间与平面的深度认识,渗透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养成多角度观察及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根据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物体。【说教学过程】一、生活化激活旧知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欣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感知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二、多层次动手操作第一层次(一)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1.摆一摆(1)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尝试拼摆:(2)依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动手拼摆:(3)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继续拼摆:第二层次(二)探索4个组成的其他几何体1.拼摆几何体(1)小组合作:(2)学生展示:2.画一画3.归纳总结第三层次(三)根据平面图形拼搭相应的几何体一个物体,我们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可以画出看到的图形。反过来,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你能想象这个物体应该怎么摆吗?1.想一想(1)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多可以摆几块?不摆,只想象,你想象到了什么物体?(2)最少需要几块?(3)小组合作:①摆:用9块正方体摆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几何体?②想:这9块小正方体怎么摆,就可以符合这两个条件?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展示。2.联想3.沟通联系观察物体说课稿2一、教材内容“视图与投影”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在本册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