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对学校的建议书(通用18篇)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何通过音乐治疗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对总结的要求和展示方式。对学校的建议书篇一敬爱的校长:您好!我是六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冒昧给您写这封建议书,请您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您是学校的校长,每天有很多事要做。您为我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对学校注入了满腔热忱。使得学校井井有条。还有两个月,我就要离开母校了,我想给您提出一些建议。我们学校的陶艺室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或者学校可以组织一个陶艺兴趣班,让学生可以到那里体验一下。我们每次从那里经过时,都会注视着陶艺室说:真想来这里做一个东西,放在教室里。多好啊!学校在课余时间很少对外开放过陶艺室,我们也只能“望室兴叹”了。我知道如果陶艺室对外开放的话一定会有器材损坏。所以,我想到一些办法:1.如果哪一班的学生去的话,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陶艺室的日常管理。2.给每名学生一张会员卡,规定各年级学生入室活动的时间。3.定期举行陶艺比赛,让同学们一点一点的提高。以上是我对开放陶艺室的建议,希望校长能够考虑一下。希望我们的越办越好。建议人:王孟阳。对学校的建议书篇二茶房乡响水村位于茶房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左右,东与涌宝镇相邻,西与大寨乡接壤。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445户,总人口184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4065亩,其中水田1236亩,长耕地1963亩。经济来源以茶叶、畜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经济总收入112.37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608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响水完小承担全村11个村民小组,445户农户,总人口1846人的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现在已处于“普九”学生入学高峰期,平均每年招生25名。学校现有学生137人,其中寄宿学生90人,住宿教师9人,在校就餐90人。现在学校仅有简易食堂34.2平方米(含煮饭操作间),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寄宿师生寄宿食宿的需要,特别是下雨天,全部师生仅挤在操作间外20来平方米的房子下,给学校正常的秩序和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响水小学师生食堂项目工程实施迫在眉睫。该项目工程的实施将使学校师生寄宿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有力地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满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1、可以彻底排除危房,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向现代远程教育方向发展。2、有利于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可以全面推进撤并校点,实施集中投资,集中办学的农村小学办学新模式。3、有利于全面巩固“普六”成果,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科学兴村,人才先行,因村作为,特色发展,脱贫致富,创建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4、大部分学生家距学校10公里以上,目前学校师生食堂简陋且严重不足,现有住校学生90名,教师8名,在学校食堂吃饭学生90人,现有食宿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学校师生食宿的需要。因此,建设师生食堂十分必要。综上所述,为巩固好“普六、普九”成果,实施响水完小学校食堂建设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设规模根据集中办学,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本着合理规划,适应教学发展需要,一步到位的原则,茶房乡响水完小食堂建设项目工程拟建如下:(一)新建彩钢瓦结构操作间1间,总建筑面积20平方米。(二)新建彩钢瓦结构餐厅1间,建筑面积50平方米。(三)新建彩钢瓦结构储藏室2间,建筑面积20平方米。(四)新建彩钢瓦结构保卫室1间,建筑面积10平方米。投资概算食堂建设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每平方米600元计算,总投资概算6万元。(一)新建彩钢瓦结构操作间1间,总建筑面积20平方米。平均造价600元/平方米,总造价1.2万元。(二)新建彩钢瓦结构餐厅1间,建筑面积50平方米。平均造价600元/平方米,总造价3万元。(三)新建彩钢瓦结构储藏室2间,建筑面积20平方米。平均造价600元/平方米,总造价1.2万元。(四)新建彩钢瓦结构保卫室1间,建筑面积10平方米。平均造价600元/平方米,总造价0.6万元。资金来源由于我乡属于省级扶贫攻坚乡,乡财力困难,当地政府尽力协调解决建设资金1万元。还差缺口资金5万元,恳请爱心人士帮助解决缺口资金。效益分析响水完小是一所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示范性寄宿制小学,不仅承担着我乡巩固“两基”成果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重要阵地。师生食堂项目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项目的实施,可以全面解决师生的食宿问题,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规范学校管理,排除诸多安全隐患,解除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创办市级示范性寄宿制小学提供有力保证。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