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同等级的“马”。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2)每次赛马怎样?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1、初赛失败。2、孙滨献计。3、再赛胜利。4、取胜原因。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同等级的“马”演示比赛情况,并完成课堂练习题1:第一次比赛田忌齐威王()上————()()————()()————()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情况。5、教师点拨。6、学生质疑。7、小结。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1、指名读。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写孙膑、田忌和齐威王?3、学生自学。(找出来读读)4、检查自学情况,讨论思考题。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6、学生质疑。7、小结。六、导学第三段:再赛胜利。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中第二次赛马情节。2、投影自学题: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完成课堂练习题2:第二次比赛田忌齐威王()()———()()———()()———()3、自学:同桌按课文内容演示第二次赛马情况,完成课堂练习2。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按课文内容演示。5、指导表情朗读,想象每一场比赛后齐威王的.表现。6、学生质疑。7、教师小结。七、导学第四段:取胜原因。1、齐读。2、学生质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3、学生再读上文,对课堂练习1和练习2所填的两次赛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4、教师指导比较分析。5、小结。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二、讨论课后思考题2,说说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三、领会文中所含的道理,概括中心思想。1、思考:从田忌赛马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3、概括中心思想。4、指名朗读课文。5、背诵课文。四、质疑问难。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2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教学准备:1、投影片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2、板书:15、田忌赛马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1、出示课题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生讨论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a、田忌和和谁赛马?b、一共赛了几次马?c、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2、生答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4、思考: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6、提问:a、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b、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c、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d、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e、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7、指名答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