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领域教案10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10篇.pdf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10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10篇这是中班健康领域教案10篇,是优秀的中班健康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1篇、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胖胖和瘦瘦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征,体验胖与瘦对生活的影响。2.尝试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3.知道胖和瘦对健康的影响,乐意过健康的生活。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活动难点:能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知道应该保持健康活动准备:1.“胖”和“瘦”的图片(或照片),如人、动物的图片或者录像资料等。2.课件《胖胖和瘦瘦》活动过程:一、启发幼儿感受“胖”和“瘦”的外形特征。1.教师:你觉得胖的人是什么样的,瘦的人又是什么样的?直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胖”“瘦”的特点。2.和幼儿一起看“胖和瘦”的人的图片,引导从身体的外形,如脸庞大小,手臂、腿的粗细等方面比较“胖”与“瘦”的不同。教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样子。3.与幼儿一起用身体动作表现“胖”和“瘦”的特征:如全身缩起来表现瘦瘦的样子,两腿下蹲、双手抱大树状表现胖胖的样子等。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姿态展现自己所理解的“胖”和“瘦”。教师:大家都把胖胖和瘦瘦的样子说了出来,那你们有谁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下胖胖和瘦瘦呢?(胖胖怎么爬楼梯的?怎么踢球的?突出胖胖烦恼的地方。)二、引导幼儿体验“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1.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胖胖的烦恼。胖胖和瘦瘦的视频都应具备。教师:刚刚大家模仿胖胖和瘦瘦,感觉舒不舒服啊?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来看看里面的胖胖和小朋友们模仿的一不一样,他有什么烦恼?2.教师:胖胖还有什么地方比较烦恼的?瘦瘦呢?为什么?(如胖的人爬楼梯很累、不停地喘气,胖人能吃很多很多的食物,并越来越胖,太胖了还会生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情没有力气,饭量小,身体缺乏营养,还会常常生病而显得更瘦等)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烦恼。1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找出烦恼的原因。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胖胖和瘦瘦烦恼的原因,有谁能来把它找出来,贴在对应的位置。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胖胖和瘦瘦不健康的原因。三、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胖胖和瘦瘦的烦恼的原因,现在,我们要帮胖胖和瘦瘦解决烦恼,让他们变得健康,你们来想一想,胖胖应该怎么做?瘦瘦应该怎么做?2.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好的,对我们的身体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呢“不胖不瘦”才是健康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胖不瘦”呢?引导幼儿说出健康的饮食,强调对于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食用要注意量,不能多吃。师幼小结:想要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荤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强锻炼,保证睡眠。3.与幼儿一起布置“棒棒的世界”,明确不胖不瘦才是“棒棒的”,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教师:大家都说了这么多的方法,谁来把上面的这些换一下,让胖胖和瘦瘦健康起来。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在整个教案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问题,无法同时兼顾“胖胖”和“瘦瘦”两个方面,活动比较混乱,没有很好地将环节和环节之间紧扣起来。在第二环节中,只播放了“胖胖的烦恼”并且视频过于搞笑没有突出“胖胖”不方便的地方,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在第三环节中,对于一些垃圾食品、碳酸饮料等容易使人发胖的食物没有强调量的问题,在幼儿动手分类时很多食物是两者都喜欢的,所以做不到明显的分类,材料的准备还有很多不足,导致幼儿没能很好地理解。第2篇、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练习投掷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练习投掷(其中包括向不移动的物体及移动的物体透支的技巧)。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重点难点两手侧平举随音乐走平行线。活动准备向幼儿提出这次活动的要求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整理队形由于班级幼儿的人数太多,所以将幼儿分为两个纵队。二、中间部分:1、幼儿每人头顶一个沙包,两手侧平举随音乐走平行线。2、向幼儿提出这次活动的要求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3、学习及练习向2不移动的物体投掷。老师分段讲解投掷时的规定动作。4、幼儿练习、老师小结这一部分。幼儿再投掷、练习反复活动直至幼儿掌握动作要领。5、老师示范,幼儿用沙包向移动的物体投掷的技巧。两位老师分别带领两个队做动作的分解练习。6、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