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大渊****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考试历史试题2017-7第Ⅰ卷选择题(该部分共3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尃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自给自足B、靠天吃饭C、精耕细作D、广种薄收2、“订烧瓷”是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于1786年在中国订制了一批五彩咖啡壶。它反映了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B、订制瓷器是为了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的主体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3、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彻底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急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解除4、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5、新航路的开辟被称作“地理大发现”,影响深远。下列不属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的表现的是A、贸易中心转移B、商品种类增多C、商业规模扩大D、金银贬值,物价上涨6、16-18世纪上半期的西方殖民扩张被称作“早期殖民扩张”。该时期的殖民扩张A、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B、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C、以工业革命为主要推动力D、主要手段是血腥的、赤裸裸的抢劫掠夺7、“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纺织、钢铁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是指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B、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实行凯恩斯主义D、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A、发生的主要生产领域B、处于领跑地位的国家C、科学与技术是否结合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9、“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批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肯定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反对引进“西用”D、主张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10、结合上图,理解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其产生主要是中国社会“内力驱动”的结果B、其发展一直不独立不充分C、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D、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消失11、结合上图,指出有关中国“一五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轻重工业比例渐趋协调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轻工业D、取得了实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12、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13、下面三张邮票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之处是A.都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不同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14、阅读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规律的表述:(甲)从过程上看是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乙)从分布上看呈现地区间严重不平衡;(丙)从实质上看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丁)从动力上看根本动力属于“内驱力”。A、以上表述皆正确B、以上表述皆错误C、只有丙的表述错误D、只有丁的表述错误15、黄遵宪有诗云:“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该诗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中国近代铁路交通的发展B、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C、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D、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6、“大萧条”给美国等西方国家造成了重创,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累”。这一现象反映出A、高度计划体制的科学性B、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彻底失败C、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D、资本主义发展到垂死的和最后的阶段17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