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docx

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欢迎大家分享。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杨》篇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表白沉思(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三、课内测评: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3.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四、小结: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五、学生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3、白杨高大挺秀繁茂生命力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1、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2、出示: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二、学习互动(一)学习第一部分。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3.小组讨论:在这样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车,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怎样呢?(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的白杨有35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4—13小节。5.过渡:兄妹只知道白杨很高很直,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当哥哥提出这问题时,爸爸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学习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14小节。2、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师生逐句讲读。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2)幻灯再现白杨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抗争的情景。(3)老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三)学习第三部分。1.启发过渡:爸爸介绍白杨树时为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呢?他为什么要想一会儿才告诉儿子和女儿呢?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下面的一段话中看出?3.引读16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4.引读17小节。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5.老师读18小节。读后讨论:(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