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1本制度规定了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运、贮存、领用的安全管理要求。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装运、贮存领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2引用标准《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3术语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能马上起火燃烧,且火源移走后仍持续燃烧的材料。闪点小于或等于45℃的液体。闪点大于45℃的液体。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低温度。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4易燃易爆品危险性分类〔1〕闪点≤28℃的液体为甲类,28℃<闪点≤60℃的液体和易燃危险固体为乙类,闪点≥60℃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为丙类。4.1本公司常用的易燃易爆品如下:a.石油醚〔60-90〕—℃;b.石油醚〔90-120〕—℃;—℃;—闪点11℃;—℃;—闪点12℃;—闪点13℃;—20℃。—℃;—粉尘爆炸浓度范围为35--301g/m3。—℃—闪点146℃—闪点280℃4.2关于各类物品,应依据其易燃易爆危险性的特征采用措施,强化管理。4.3甲、乙两类物品是本公司生产所用物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关于其运输、装卸过程及储存现场应按《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5装卸运输要求5.1装运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事先进行严密检查,发现容器和包装物损坏、不牢固或渗漏时,必须进行重装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后,方可装运。5.2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和其它可燃物品混合装运。5.3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混合装运。5.4受阳光照耀后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装运时应采用防止阳光照耀的措施。5.5遇水燃烧的物品,装运时应采用防水的措施。5.6装运过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载工具,应彻底清除遗留物。5.7进入易燃易爆物品库区的汽车,应按库区要求安装汽车排气管火星熄火器。5.8载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不得同时载客。5.9装卸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轻搬、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翻滚、拖拉、重压、倾倒。5.10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将易燃易爆物品放在行李、包裹中托运。5.11到外地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事先向公安、消防部门办理运输许可证。6贮存要求6.1易燃易爆物品应该分类贮存在专门地点,不得与其它物资混合贮存。6.2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和场地,应坚持阴凉、通风、干燥、电气设施应符合防爆要求,不准架设临时性电路,工作结束或下班,应进行防火检查,切断电源。6.3对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隔离存放。6.4遇水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存放在潮湿或容易积水的地点。6.5受阳光照耀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存放在露天或者高温的地方,必要时,应采用降温及隔热措施。6.6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由保管人定期进行检查,并有检查记录,防止自燃爆炸。6.7易燃易爆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完好无损,如发现破损、渗漏,必须马上进行安全处理。6.8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场地,必须有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如巡回检查制度、物品保管领用制度、防火规定等,做到各种原始记录完整。6.9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点,应配备品种数量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常常处于优良状态。“严禁烟火〞的标志。6.11不准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场地四周进行可能引起火灾的作业,特别状况,须经经营部同意,并采用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6.12氢气瓶、乙炔气瓶严禁与氧气瓶混合存放,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作业地点的距离不小于10米。7领用要求7.1申请领用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写明物品的名称、牌号、规格、数量及技术要求,办理领用手续,妥善管理。7.2各单位应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现场存放总量,试验、研究用料每种数量不得超过10Kg;生产用料每种数量不得超过200kg,现场存放应符合本制度第6条有关要求。8火灾扑救8.1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运、保管、领用人员应了解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掌握相应的扑救常识,学会使用灭火器材。8.2关于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火灾,应依据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采用相应的扑救方法和灭火器材进行扑救。8.2.1金属钾、钠、钙、镁、钛、铝粉及电石等各种忌水的物质不能用水灭火。8.2.2比水轻、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须采纳泡沫灭火,假设不够时可用喷雾水和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8.2.3比水重、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可以用水灭火,亦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8.2.4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可以用泡沫、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8.2.5对粉尘状固体着火,不能用密集水流灭火,应该用二氧化碳、氮气或雾水灭火,铝粉用细砂灭火。8.2.6关于其它固体物质着火,可以用水,亦可用其它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