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五章及地球与地图期末试卷分析.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五章及地球与地图期末试卷分析.docx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五章及地球与地图期末试卷分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五章及地球与地图期末试卷分析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试范围:本次考试的范围是区域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五章及地球与地图。二、试卷分析:这份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25个小题,综合题3题,附加题一个。大部分基础题,一部分为综合型的题目,难度中等。三、整体分析(一)重基础,题灵活本份试卷单选题占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教材上和练习册以及历年的高考试题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二)重读图,题多变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多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世界区域”、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一)单选题:第1、2、3、4、5、6、23、25等小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能力,答题情况不是很好。要求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特别强调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第3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综合性较强。第7、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自然地理背景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二)读图分析题:第27小题是综合分析判读题。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中国区域题,长三角和辽东半岛,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大多数同学出错,不能区分区域位置。第28题黄土高原上山西晋祠大米,优势的区位条件,品牌效应,以及参加合作社的益处,但大多数同还是出现了错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具体来看,存在问题: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掌握不牢固。2.部分学生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了知识形成过程的内在联系,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这道题,把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等联系到一起就可以解决,但学生做不到把这些点联系到一起。3.部分学生对综合题掌握不好,主要是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而且随意性强,想到哪写到哪。4.部分学生考试态度不端正,书写不整齐,卷面中出现“怎么说呢”,“哎”等字样。今后改进教学的措施: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过好教材关,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盯背严抓,加大课前检查力度、并在课后设置背诵清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所以我们应关注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基本原理、规律。联系实际,灵活应用。用已学的旧知识解决新的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重视教材中图片的使用,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各地理要素特征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严格要求学生书写,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把平时作业当考卷作答,过好书写关。重现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文字、数字、图表、地图、设问、暗示都是信息,审题不清和有效信息提取不准都是考试大忌。多做练习,在联系中加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