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管理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5.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玉米栽培管理学习PPT教案.pptx

玉米栽培管理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玉米栽培第一节概述1、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作粮食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脂肪、较高的能量。2、玉米是优质饲料作饲料时满身都是宝:籽粒,茎叶,……,均是优质的饲料玉米淀粉-是医药、食品、化工的重要原料;玉米油是高质量的食用油。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及肥胖症;玉米穗轴和茎杆可以制造电木、胶板、纸张、纤维素,提取糠醛(用于制作尼龙等高级塑料);玉米苞叶可以编制精美的工艺品;4、玉米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二、玉米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玉米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重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各国畜牧业的大发展和玉米工业的兴起,世界对玉米的需求量将大增。预计在生产水平较高的美国、法国等国家,玉米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单产水平将大为提高;在生产水平比较低的亚洲和非洲仍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许多国家把人均玉米的占有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标准。因为玉米的占有量与畜牧业的发展有关。发达国家的穷人是“穷的天天吃肉”。第二节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硬粒型籽粒顶端凸出;胚乳角质淀粉多;籽粒坚硬表面光滑;马齿型籽粒顶端凹陷;胚乳粉质淀粉多;一般产量高;粉质型胚乳几乎全是粉质淀粉,乳白色;组织松软;O2,fl2,fl3,O7,……爆裂型(爆裂玉米)胚乳全为角质淀粉;籽粒顶端凸出,表面坚硬光滑;果穗小,籽粒小,穗轴细,产量低,是最古老的玉米种之一,……糯质型籽粒外观坚硬光滑,不透明,无光泽;刀切面呈蜡质状,故又称“蜡质玉米”;籽粒粘性大,几乎100%为支链淀粉;单基因隐性(wxwx);原产中国,“云南紫杆糯玉米”甜质型(甜玉米)籽粒含糖量高11-14%;胚乳角质淀粉多;蔬菜玉米干种子皱缩、半透明,芽率低;甜粉型籽粒含糖量高,不透明;粉质淀粉多(籽粒的下半部分);有稃玉米籽粒表面被较厚的稃壳包裹,无栽培价值。每个籽粒的外部均有稃壳,稃壳由颖片和内外稃形成,稃壳的顶端有一种芒状衍生物。是一种进化比较缓慢的类型,种植面积很小。2.按生育期分类①早熟种生育期70~100d,积温约为2000~2200℃的品种。②中熟种生育期100~120d,积温约为2300~2600℃的品种(杂交种)。③晚熟种生育期120~150d,积温在2600~2800℃以上的品种(杂交种)。3.按株型分类①紧凑型叶片与茎秆的叶夹角小于15°。②半紧凑型叶片与茎秆的叶夹角为15°~30°。③晚熟种平展型叶片与茎秆的叶夹角大于30°。生育阶段玉米种子实际上是果实(颖果),俗称籽粒。其形状、大小和色泽多样。千粒重一般200-350克,籽粒颜色有黄、白、紫、红、花斑等。果穗出籽率一般为75-85%;鲜果穗含水量一般为50%左右。种子发芽出苗过程根系的发生与建成次生根支持根基部叶组,着生在地下稍许伸长的茎节上。本组叶片是从出苗至拔节期逐渐伸长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根系生长,故称根叶组。下部叶组,着生在地面以上的数个茎节上。本组叶片是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雌穗小花分化)伸展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茎秆,其次为雄穗生长发育的需要。故称茎(雄)叶组。中部叶组,着生在果穗节及其上下几个茎节上。本组叶片是从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伸展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雌穗生长发育,故称穗叶组。上部叶组,着生在雄穗以下几个茎节上。本组叶片是从孕穗至开花期伸展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籽粒生长发育,故称粒叶组。花与花序雌穗抽丝比雄穗晚3-5天风力传粉,远者可达500-1000m籽粒尖冠出现黑色即可收获籽粒物质来源:叶占63%、茎25%、穗轴12%第三节玉米的栽培技术二、播种三、施肥(二)玉米的施肥技术(二)玉米的施肥技术四、种植密度三、玉米地膜栽培技术五、玉米的田间管理苗期管理措施3.间苗、定苗为了确保种植密度和整齐度,播种时一般应播超过种植密度l-2倍的种子,因此,出苗后3-4叶期要及时间苗定株。以达到苗匀、苗齐、苗壮。间苗原则是间密留稀,间弱留强。为避免早间苗造成缺苗或晚间苗形成老苗、弱苗,可分次间苗,第一次在幼苗3-4叶时间去过多密集的幼苗。第二次在4-5叶时结合定苗间苗,定苗要掌握定向、留匀、留壮的原则,在一穴内留苗要大小相等,整齐一致,株距均匀。4.中耕除草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苗前期可浅耕一次,以松土、除草为主。随幼苗生长到拔节前,再中耕l-2次,掌握苗旁宜浅,行间要深的原则,以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地上部徒长。5.水肥管理玉米苗期需肥量不足总需肥量的10%,需求量占总需水量的18%以下。若基肥、种肥以及底墒不足,严重影响幼苗生长,应早施重施苗肥和浇水。穗期管理穗期管理措施2.中耕培土中耕培土要结合追肥进行,一般浅锄利于根系横向分布和下扎,中耕过深伤根多,影响对肥、水的吸收。追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