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精选7篇).docx
上传人:王秋****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精选7篇).docx

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精选7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精选7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大约有7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足足有1260条,规范了我们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因此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民法典当中,我最记得是与高空抛物有关的内容。高中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而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在学校,一些同学会在高楼层处扔下一些被撕碎的小纸屑、弄坏的橡皮碎以及被用断的小铅笔等物体,它们身形虽小,但是伤害力度却很高。因为尖尖的小铅笔从高处戳下来,会划伤到我们的身体,我最怕被它弄到头了,很担心会被戳到眼睛。还有橡皮碎,有些同学喜欢把一块块整洁的橡皮,弄脏后,用尺子慢慢地切碎,或用手掰断,当被老师或其他同学发现后,就把橡皮扔出窗户外,把犯错误的证据消灭掉!这不仅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更是一种浪费的体现。那些在高处扔东西的同学们,觉得这是一件逗我们玩的“小事”,但这种“小事”如今被写在民法典中,它告诉我们,这事一点都不小!高空乱扔东西,可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现在同学们还觉得高空抛物还是一件小事了吗?篇二: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周未,我通过在“学习强国”的课堂中学习了《民法典》,我深深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对个人有重大意义,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就谈不上保障人民权益。《民法典》包含了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侵权责任,以及附则7编,共1260条。民法典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使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想起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事故:一个小男孩在21楼高空抛下一个带水饮料瓶砸伤了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的家长把这一件事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321万余元。高空抛物不仅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更是一种犯罪行为。因此,针对那些在高楼乱扔杂物的行为,必须制止,树立有关守法的意识,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还有那一次看电视,我从一个动画片中看到一个小学生扶起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和路人都说是他把老太太给弄摔倒的。那时小学生感到十分十分的无奈,说自己都扶你起来了,你还这样来说我,真的很无语呀。民法典中的第一百八十四条,就可以帮这位小学生说情讲理,“因自原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就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贴身保镖”,它让老百姓们增强安全意识,它让祖国人民随时随刻都有法可依。给社会中那些乱说谣言、制作恐慌、扰乱社风的坏人说一声“NO”!篇三:2022我与民法典征文600字有这么一句名言:“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说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是需要规章制度来维系的。但也有人认为,法律离我们很遥远,我又不犯事,更不会有人来招惹我,在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法律。但其实,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天,我们学校门口摆起了一个小摊位,桌上叠起了精致的礼物,许多人因此围了过去。妈妈当时带着妹妹来接我,妹妹被那个摊位上的氢气球吸引住了,一直拽着妈妈过去给她买,妈妈也是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带她过去一看究竟。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察言观色,主动地迎了上来,“小朋友,这氢气球喜欢吗?拿着,阿姨送你。”说着,递给妹妹一个“喜羊羊”。妹妹开心地接过。女人侧过脸,“靓女,今天我们公司搞活动,只需要登记个人信息,把电话号码和姓名填入表格里,不花一分一毫就能获得一份精美的礼物。”说着,故技重施,把一份礼物和表格推到了妈妈手边。妈妈早就有点迫不及待了。提起笔准备来个“即席挥毫”。我猛地想起什么,一个箭步冲到跟前,“妈妈,别写,这很可能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我抢过妈妈手中的笔和纸,还了回去了。旁边的人都把视线移向了我们。“我写得好好的,抢走干什么?小孩子懂什么呀!”妈妈为我的行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有点恼羞成怒。在这一刻,我哪能退缩。我挺了挺小身板,“《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位阿姨的做法显然是有悖于新颁布的《民法典》。大家不要为了一点小便宜而忘记了自己的隐私安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听了我这番话后,恍然大悟,纷纷放下了到手的“礼物”。阿姨尴尬陪着笑想解释点什么。我趁机拉着妹妹和妈妈突出了重围。《民法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