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努力****晓骞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无答案).doc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无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答3—4题27、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28、大不列颠与日本群岛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岛弧B.多火山,地震C.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右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29、图中=1\*GB3①、=2\*GB3②、=3\*GB3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30、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读右下图图3,完成7~8题。3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A.均为热带草原B.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C.均为热带荒漠D.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3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33、图4是亚洲部分区域图。关于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多对流雨D.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5),回答10-11题。34、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35、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合江中学高2010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二、综合题(56分)1、图9为“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指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2)指出限制图示山脉南北两侧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的差异。(4分)(3)弱水注入甲、乙两湖,目前甲湖面积缩小,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试分析这一现象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4分)2、CHINDIA——一个由中国和印度国名英文拼写合成的新词在媒体迅速流行,这是一个寄托了两个大国人民和平合作理想的新词。读图14,回答问题。(16分)(1)(4分)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2)(4分)图中H是该国经济作物棉花的分布区,请分析该地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3)(4分)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4)(4分)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矿砂、钢铁、海产品和电子设备等,其中出口到我国的矿砂、钢铁主要来自________(填城市),电子设备主要来自_(填城市)。3、下图是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4分)(l)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2分)(2)填出地形区名称:C;D。(4分)(3)ABCD四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为基础。(2分)(4)A地草原区常可以看见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其原因是。(2分)(5)写出B地形所含的地理意义(至少2个方面)。(4分)4、读“莱茵河与长江流域(部分)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两河通航的各自优势。(4分)(2)分析影响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级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2分)(3)莱茵河畔的鲁尔工业区和我国华中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比较两地钢铁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3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