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月的诗句明月的诗句【热】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明月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明月的诗句1【名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译注】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说明】《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律名篇之一。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799年)至贞元十六年春(800年)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扣紧主题,言辞清丽,不加雕饰,淡而有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赏析】贞元十五年(799年)春二月,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平叛战争规模较大,时间亦长。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见祖业一空,兄弟姊妹失业羁旅,天各一方,于是有感而作。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更多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两句写离别之苦、思乡之情。这种离别不是一般的离别,而是被烙下了时代痕迹的离乱伤悲。诗的前两联就是从灾难起笔,接着再以“雁”、“蓬”作比,写手足离散,各在一方,飘转无定的艰难处境,深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零落之苦。最后一联回归到眼前景况。诗人夜深难寐,举首遥望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弟姐妹们。他设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真挚感人的笔触,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明月的诗句21、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4、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6、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7、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花影》8、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1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1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4、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1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16、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17、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18、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李朴《中秋》19、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李清照《小重山》20、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2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23、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24、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25、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2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27、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李峤《送崔主簿赴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