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竞职演讲稿第一篇: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竞职演讲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竞争演讲。不论结果如何,有机会体验这种全新的演讲形式,有机会向大家重新介绍一下自己,是我人生经历的一份丰富。我叫x,女,今年28岁,1996年从西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毕业,同年8月来到宣武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在起诉科担任书记员、内勤。1998年,我通过了全国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xx年4月,我参加了区委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并取得毕业答辩第一名的成绩。同年底,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的主诉检察官资格考试中,我获得了主诉检察官资格。从xx年2月至今,我在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二处做侦查工作。这次竞争上岗,我报名的部门是公诉一处副处长。回顾近7年的检察工作,我的经历也许简单了一点,有6年都在起诉部门工作,但这6年里,起诉工作让我积累的经验和从一拨又一拨在起诉工作过的同志们身上学到的知识,却是能让我受用至今的。还记得96年初到起诉,适逢全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高潮,为充实一线办案力量,我被分配到当时的起诉科担任内勤工作。但这份工作与我希望能直面犯罪分子,做执法者的初衷似乎相差颇远。然而真正干起来才知道,内勤工作有很多的学问,也很重要。逐渐的,我不再小看这份琐碎的工作,逐渐的,我认识到为办案工作服好务,使一线的同志们能专心、顺利的完成每一件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同样是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5年里,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着安排提讯、分发案卷、送件、报各种统计数字、订卷归档等工作,从没有出过差错,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1998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应该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书记员,由于当时的起诉科缺少书记员,所以在做内勤工作的同时,我还担任书记员工作,协助检察员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百余件,这些都为我在任命助理检察员后很快独立办理案件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矗xx年秋,我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并到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学习了一个月,期间承办案件10件。回院后开始独立承办案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办理各类案件40余件。无论在与案件当事人、犯罪嫌疑人、还是辩护人打交道中,我都时刻牢记“树立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我做起”的工作准则,所有案件均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xx年初,我从公诉部门调到了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二处工作。在反贪局的1年多里,我学到了新的检察技能,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案件的事实、证据,与我在公诉部门积累的知识形成了有益的互补。xx年我配合王岩同志立案侦查了原建设银行某支行办事处副主任涉嫌挪用公款四百七十七万元的案件。经过近5个月的酷暑风雨,终将犯罪分子的全部犯罪事实查清,并全部被法院认定。在办理另一涉嫌挪用公款线索中,经过工作,为发案单位追回经济损失12万元。这一年,我被评为区级优秀团干部。1997年,我当选院团支部书记。针对起诉部门青年人多,又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窗口部门的特点,我大胆的建议为起诉部门申报区级青年文明号,这一建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1999年,区检察院起诉科成为了我区机关系统第一批青年文明号,并于此年成功申报了市级青年文明号。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特殊日子了,检察院团支部光荣的被授予市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我本人被评为优秀团干部。第二篇: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竞职演讲稿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竞职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现年三十五岁,中共党员,我于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后,年通过社招调入宣武区人民检察院,现在公诉一处任主诉检察官。九年来,在院党组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由一名没有系统法律知识的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诉人,其间的个中滋味不是简简单单就能一一道来的,但可以说,在宣武检察院,我度过了有意义的青春岁月,在公诉工作的磨砺中,我逐渐成熟了,是公诉工作培养了我的责任心,增强了我的责任感。今天,院党组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竞岗机会,我根据本人的自身条件和和几年的公诉工作经验,特申报竞争公诉一处副处长的职位,下面我就竞争此职位所具备的优势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我于一九八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始终以党章规范自己的行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工作中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并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先后二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来院至今,我一直在公诉处工作,从一个书记员到助理检察员、检察员,这些成长的足迹都离不开公诉工作这块基石。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一九九六年我参加了中央党校的法律专业的函授学习,此后我注重自身法律知识体系的构筑,学习刑事法律知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新出台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吸收、借鉴专家的法律成果,在工作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做好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