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失业、通胀和经济周期.ppt
上传人:秀美****甜v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五章失业、通胀和经济周期.ppt

第十五章失业、通胀和经济周期.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重点掌握:1、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4、供给拉动型通货膨胀5、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掌握:1、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2、不同流派对菲利普曲线的解释3、引起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第一节失业一、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1)定义: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2)衡量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一种是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二)、自然失业1、定义:是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2、分类:(1)磨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磨擦性失业也是正常。(2)结构性失业是在对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的供求经常不平衡。(3)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如:建筑业或码头装卸,农业、旅游业等。4、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5、求职性失业是指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青年人占的比例最大。(三)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GDP水平,而GDP在短期内又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也称为周期性失业。这种失业是非自愿的。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的萧条时期,是周期出现的。如图,横轴表示GDP,纵轴表示总需求AD,充分就业的总需求Adf与45°线相交点Ef,决定了充分就业的GDP水平为Yf,而现实中实际的总需求水平AD0由于小于充分就业的总水平Adf,AD0与45°线的交点E决定了实际的GDP水平仅为Y0,Y0<Yf,就必然引起失业。由于Y0<Yf,是AD0<Adf造成的,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EfK就是紧缩性缺口,它就是造成周期性失业的根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二、失业的影响:奥肯定理失业最主要的损失是对增长率的影响。奥肯定理:失业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经济关系。奥肯定理适用于周期性失业。公式:奥肯定理是一个经验统计公式,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但它指出的失业率与实际GDP增长率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失业除了影响实际GDP增长外,还引起其他经济与社会问题。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1、定义: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由此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2、衡量:指标是物价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二)通货膨胀的种类1、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有人认为这种缓慢而逐步上升的价格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2、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至100%以内。3、恶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三)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总之就是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总供给,从而向上拉动物价水平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如图:与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水平相适应的总需求为,它与45线相交于Ef决定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Yf,而实际的总需求水平为AD0,AD0>ADf,Y0>Yf,而Yf是已经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水平,无法再增加,所以实际总需求AD0与充分就业总需求Adf之间的差额就形成了膨胀性缺口。总需求的膨胀会产生膨胀性缺口,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如图:因为在未实现充分就业以前,总供给是可以随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的,当总供给增加到与总需求水平相适应时,物价水平就可能回落。当实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继续增加,从AD2增加到AD3,国民收入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无法再继续增加,只会引起物价水平上涨,从P2上升到P3。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凯恩斯还强调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通货膨胀是在资源充分利用之后产生的。2、成本推动的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