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一、基层综合改革的意义与目标1、医改三年重点任务与基层综合改革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五项改革2、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与基层综合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与基层综合改革4、基层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与新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5、把握建立新机制的有利时机6、同步完成基药制度全覆盖和综合改革7、根据实际开展适合本地的综合改革二、基层综合改革的内容与任务1、建立基层稳定长效多渠道补偿机制2、调整基层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3、完善编制管理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5、完善分配激励机制6、健全绩效考核机制7、村卫生室等纳入基药实施范围8、中央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二、基层综合改革的问题与对策1、基层综合改革的认识问题1基本药物零差率实行后的补偿机制改变是革命性的变革,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落实后,在回归公益性的同时,必须转变运行机制,调动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大锅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问题关系到核编核岗、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必须进行综合改革,重构新的运行机制。1、基层综合改革的认识问题2单就零差率补零差率,不在综合改革上下功夫,补偿机制稳定不下来,新的运行机制难以建起来,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也难以发挥出来。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也为综合改革创造了条件,补偿机制既是保障措施,也是激励措施。综合改革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2、公益性的管理体制问题。政府办的卫生院的公益性体现。个体办村卫生室与公益性的矛盾。实行乡村一体化的问题。3、基本药物目录与集中招标采购问题。307中基本药品目录的多与少的问题;各省(市)增补基本药品目录的问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药价问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后的配送问题;4、基本药物零差率的补偿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彻底改变了“以药养医”的机制,明显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但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较大收支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补偿渠道、金额和方式不明确,多渠道补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调动积极性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各地的补偿水平有较大差距,总体上经济水平较好的较高,较差的较低。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的原则。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补偿机制》)。《补偿机制》总体原则是,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6、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城乡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7、基层卫生机构的补偿范围首先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负责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绩效考核后财政补助。离退休人员经费和人员培训由财政投入。8、综合改革的定编、定岗、定员与考核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需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定编,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定编,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定岗,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起灵活的用人机制。考核,制定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根据服务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量化考核。挂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