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野生动物的刑法规制与教义阐释——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0.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禁食野生动物的刑法规制与教义阐释——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pdf

禁食野生动物的刑法规制与教义阐释——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歇代$障年2021年第5期•经济刑法禁食野生动物的刑法规制与教义阐释—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一条为中心陈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针对陆生野生动物以食用为目的的危害行为的法律规制,在原有罪名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外延°这一立法条款修订与疫情防控的社会背景相关,体现了积极主义刑法观回应社会现实的功能°此次刑法修正案对野生动物的立法完善不仅是尊重动物伦理生命权的体现,而且深层次地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法益考量,是弱人类中心主义在刑事立法领域的生动展现°野生动物的刑事法律规制并未采用全面保护的立场,这一保护的有限性是刑法作为保障法的地位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则体系中,需要审慎辨析刑法与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具体适用时应当结合此次修正案的条文设置进行教义分析,合理把握具体要件的内涵与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防范以保护之名而随意逾越刑法边界°关键词:野生动物;公共卫生;食用目的;刑法规制中图分类号:D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512(2021)05-0049-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0年12月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21年3月1日生效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第四十一条在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规定了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其具体内容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修正案的这一规定,其立法目的和意图何在、在作为新增犯罪予以刑法规制之后应当如何从教义层面进行解读,均值得人们更为深入地探讨,以保证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合目的性与规范性适用。基于此,笔者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一条在我国《刑法《中增加的上述规定为视角,对该条文的教义学内涵予以阐明。作者简介:陈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文系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刑法功能及其适用研究"(项目编号《1XXFZ02)和西南政法大学重点课题“司法解释中的出罪及其规范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9XZZD—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49(COVID-19)2(SARS-CoV-2)2003SARSSARS-CoV,MERS-CoV2019—nCoV“75%141562%。”③①20203②2019-nCoV20203③20203④202022511502011340201611345120215202022020219B22020414B452202042020402033820201))2020102045320215201442454ward_599820720201212020122020131202025520215<>202032020320171172015325620208920202201651572021508:201110°2017220098720203582000”2020224“20162520202020359202152020321020520192020420181506020191227106120215BanonWildAnimalsConsumption:TheRegulationthroughCriminalLawandDoctrinalInterpretationFocusedonArticle41ofAmendmentXItoCriminalLawAmendmentChenWeiAbstractTheAmendmentXItoCriminalLawnewlyimposeslegalregulationontheharmfulbehavioragainstterrestrialwildanimalswiththepurposeofconsumption,andfurtherexpandsthescopeoftheprotectionofwildanimalsthroughcriminallawonbasi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