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厨房散文.docx
上传人:闪闪****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妈妈的厨房散文.docx

妈妈的厨房散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妈妈的厨房散文妈妈的厨房散文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妈妈因为一场灾祸离开了我们。九年多过去了,妈妈去世前后的各种细节历历在目,我却一直不能形诸文字。只因为这个痛,深入骨髓,实在不敢碰触。每次在文章里写到妈妈,我只能回忆她给我的深恩厚爱。回想妈妈,最温暖的莫过于妈妈的厨房。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叫我们吃饭的声音,还有她汗津津的笑容,现在对于我,有如一场刚刚醒来的梦境。妈妈仿佛还在眼前,现实却隔离了浩荡的阴阳。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有过四个厨房。最初的厨房,其实很不正规。那时候我们的家还在刘新,矮小破旧的一个瓦屋,后门处的一间偏房拿来做了厨房。我还很小,只记得墙角处用泥块垒起个小灶,灶膛口堆着一些柴禾。正中是一个矮矮的木头架子,架子中间搁置着一副石磨。家里有时要用石磨把一些粮食磨成浆或者粉末状。那时爸爸把手搭在木磨架上推去拉来,石磨转得“呜呜”响。妈妈的手灵巧地一伸一缩,蜻蜓点水一般,趁着磨架转过去的瞬间把粮食喂进下料口。那时候妈妈非常年轻,二十五岁左右光景。脑后扎着两个小辫子,清秀的脸上专注地微笑着。爸爸兴致来了会唱起一首歌,歌声高亢而豪迈,那些歌词我记得一些,长大后才知道他唱的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爸爸唱歌的时候,妈妈要么跟着和几下,要么就用戏谑的眼神盯着爸爸说:“鬼叫鬼叫,像牛吼。”妈妈的第一个厨房,我的记忆只有这些片段。仔细想来,这个简陋的厨房,承载了妈妈火热的青春时光。她对于父亲对于我们兄妹,对于我们以后的日子,一定有过很多很多甜蜜而美好的憧憬。因为这个厨房就在屋子里,灶膛里火一起,每个房间都是呛人的烟。后来,家里建了第二个厨房。就在屋子的东边,用一些简易的砖木搭起个窄小的厨房。这个时候我又大几岁,能记得很多事了。年关近的时候,很多人来央求妈妈帮忙做酥饼。妈妈就在厨房里搁上案板,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指挥前来的妇女称出多少面粉,放多少油打多少鸡蛋。原料倒在案板上像一个雪白的小山,妈妈兑上水开始揉,身子随着手势摇摆倾斜,头发也会散到前面遮了视线。妈妈的两只手都黏糊着面粉,就叫我过去,弯腰把脸凑下来,让我帮她把头发捋到耳后。我的手指在发际穿插,妈妈的头发是那样的黑亮柔顺。手指头触到她的额头,清凉光滑,似有一层细汗。妈妈的笑脸就在我的`面前,美丽而温柔,眼里闪着开心的光芒。又香又甜的酥饼做好了,人家会反复道谢,妈妈总是笑嘻嘻地说:“谢什么,小事,拿回去吧,明年我还给你们做。”在这个厨房,我和妈妈是有很多合作的,不只是帮她捋头发这么简单。有一年,家里要熬麻糖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要起大早,妈妈需要个帮手。我积极报名参加。这一参加,就和妈妈合作了好几年。那个早上天没亮,我被妈妈叫醒了。她一手牵着我,一手端着煤油灯。跃动的灯火中,妈妈清秀的脸庞洋溢着慈爱和喜悦。来到厨房,妈妈升上火,吩咐我往灶膛里加柴禾。她就在灶台、水缸和大小木盆之间来来去去忙碌。妈妈有了空闲,就过来灶膛边坐下来,把我搂在怀里,张开十指对着灶火取暖。妈妈的手指腾起灰白的水汽,在灶火的映衬下,十指纤细红润仿佛玉一样透亮。北风在屋子外面恣肆地呼吼,我依偎在妈妈怀里,慵懒而舒适。妈妈的怀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安稳的地方,再大的寒冷都不能侵袭。到了下午,糖水在锅里粘稠起来,变成了糖稀。我们兄妹几个在妈妈的身边撞来撞去,拿着筷子去锅里挑糖稀吃。妈妈就会叫:“慢点慢点,小心烫到人,把糖稀去冷水里浸一下再吃。”把筷子头上的糖稀在冷水缸里划几下,很快就可以凉下来,一抿就到了嘴里,甜甜的,软软的,好吃极了。麻糖熬好起锅了,凉一凉之后还有一道扯糖的工序。扯糖是爸爸的事。石磨的喂料孔里预先钉上一根木棍,妈妈把糖稀往木棍上放。爸爸一手拿一根短木棍就开始搅拌拉扯。麻糖越加越多,越扯越长。扯糖是非常紧张吃力的活,妈妈总是对我说快长大快长大,长大了替换爸爸扯糖。每次家里要打牙祭,妈妈问我们想吃什么,我们兄妹都会大嚷大叫“煮包子”。妈妈做的煮包子外焦里嫩松软柔滑特别好吃。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回忆起来,妈妈那双巧手做出的煮包子便是我们最好的美食。妈妈去世后,我们再也不曾吃到过那么好吃的煮包子。后来我们家从刘新迁到王施,依然是一间瓦房,比在刘新的时候宽敞了一些。厨房在瓦房的后面。当时我念初中了,平时都住校,只有在周末和假期的时候才呆在家里。少年的我变得叛逆、懒散,不知道人生的方向,百无聊赖都不想去做家务。那时候肚子吃到撑,过不了两个小时就开始饿得慌。饿了就去找妈妈,告诉她弄点吃的。可她如果忙就会让我等一会儿。饿极了的人特别不耐烦等。妈妈下厨房慢了,我再去找她的时候就会绷起脸,语气也很焦躁。妈妈把热腾腾的食物端过来,往往我的怨气还在,接过碗的时候还给她一个臭脸。再到逢年过节,妈妈在厨房里忙不过来叫我去帮忙,我都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只是要吃了才会去厨房。有一年,妈妈熬好了麻糖。那年我有十六七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