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血管超声课件(上)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老龄化问题的形成,脑血管病变(CVD)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CVD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死亡原因调查中已居首位。有资料报道CVD中70%-80%是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ICVD的发病可由颅内或颅外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特别是颈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愈来愈引起临床的重视,确定脑血管病变的部位是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关键。采用彩色多普勒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相结合,可早期、准确地检出颅内外动脉硬化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确定病变的部位,为临床选择实施治疗方法,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彩色多普勒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临床价值二维超声临床价值:1、确定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形态;2、确定病变发生的部位及其范围;3、计算局部管径或面积的狭窄百分比;4、确定病变的结构构成;5、追踪病变的发展和消退;6、准确引导脉冲多普勒或彩色多普勒确定取样部位;脉冲多普勒临床价值1、通过频谱评价血管有无机能障碍;2、通过多普勒声频信号评价血管血液动力学状态;3、血流指标定量测定;4、判断血流方向,鉴别血流类型;5、提高血流指标的变化提示颅内远端的病变;6、有助于血栓的诊断;彩色多普勒临床价值1、非创伤性血管造影,提供截面血管造影;2、探查血流状态判断血流性质;3、判断血流方向及类型;4、通过颜色亮度对血流速度作宏观了解;5、直观、形象快速、检查第一节CDFI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采用CDFI检测技术,可以对颅外段动脉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狭窄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价。一、颈部血管的应用解剖二、超声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三、血管的正常声像图颈动脉解剖颈部动脉发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通过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相连接。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分别起源与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与颈外。该分叉处稍膨大又称壶腹部或球部。颈外动脉初在颈内动脉内侧后绕至其外侧,并有许多分支。颈内动脉先在颈外动脉后外侧上行,以后位于颈外的后内侧,并垂直上升达颅底,在颈外段没有分支。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体表投影:下方为胸锁关节,上方为下颌角与乳突连线的中点,两者连线即为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体表投影。椎动脉解剖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为锁骨下动脉最大的分支分四段(V1-V4)。1-3段为颅外段椎动脉。4段是颅内段椎动脉。V1段为脊椎段或横突前段,起自锁骨下动脉(SCA)起始部至C6椎体横突孔。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上行长约4CM。V1段大多起始于SCA背侧,很少起始于SCA腹侧;通常在其进入C6横突孔前发生扭曲。椎动脉的V1段的意义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多发生于起始段。V2段是从C6横突延伸至第二颈椎出口。V2段只能在椎间显示,因椎骨声影不能提供足够的视窗。V3段是从第二颈椎至椎管端后,最后经枕骨大孔如颅腔。V3段在入颅前大都能显示。V4段是颅内段,在桥脑下端左右汇合成基底动脉。可以用经颅多普勒探查。椎动脉常见解剖变异起源异常最常见的起源异常是左侧椎动脉直接由主动脉弓发出,发生率达5%。行走变异在这类变异中椎动脉多从C5而不是C6水平进入椎体横突孔,个别可以从C4水平进入椎体横突孔。94.6%C6,3.1%C5,1.8%C4,0.2%C3。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血管的检查思路2、检查时仪器调节3、血管的检查方法4、检测原则及内容5、报告书写6、注意事项2、检查时仪器调节体位探头:常规使用线阵探头,频率5-10MHz,有时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近端、颈内动脉远端检查时可使用3.5-5MHz的凸型探头。仪器调节:1)条件:使用软件调到颈部血管条件。2)总增益:适当降低增益条件使管壁和腔内结构显示清楚。3)增益补偿:采用近场抑制远场补偿的办法使整个一幅图的近中远场界面回声都显示清楚,也可用TGC增益补偿,分档调节。4)聚焦:根据血管所处的不同深度分段聚焦,为了清晰的显示所要查血管的全貌,一般聚焦点应放置于该血管的后缘。体位:仰卧位、颈后垫枕,头后仰,暴露颈部,头偏向对侧。3、血管的检查方法横切:从锁骨上窝开始。声束先向下倾斜显示SA起始和CCA起始,逐渐水平向上,经CCA膨大处,分出ICA和ECA。观察血管走行、管径、内中膜有无增厚、管壁有无斑块、管腔有无狭窄或闭塞。测量狭窄百分比。纵切:探头90度转动,纵切CCA,至分叉处以上探头向前内侧转动可显示ECA,向后外侧转动可显示ICA。由CCA纵切时,探头向后外下侧滑动,可显示横突孔间的VA。再由此向下显示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