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潮》教学设计《观潮》教学设计【优选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潮》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观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浪潮越来越近……颤动起来”,是全文的重点句,充分表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讲讲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二、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生自由朗读两遍后告诉老师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师适时发问: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潮雄伟、美丽、壮观呢?引导学生说,同时指导朗读。3、师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潮的壮观来。4、师启发:课文除了从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些方面写?怎么写?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可以小组讨论。(生自学)5、学生交流学习情况。6、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找的这些句子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7、怎样读好这些句子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特别要读好你喜欢的句子。(学生试读后指名读,并交流。)三、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2、交流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3、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四、写作方法指导,习惯培养。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有如置身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五、总结。1、钱塘江大潮真是雄伟壮观,难怪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相机板书“天下奇观”)2、观看录象,领略大潮雄伟壮观的气势。六、练习。(略)板书设计:13观潮声音潮来之时颜色形状天下奇观漫天卷地潮来之后风号浪吼两丈来高《观潮》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节。教学重点:1、字词教学;2、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教学难点:领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顺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老师简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1)学习“潮、浩、沸、涨”,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学习“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学习“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四、作业1、写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体会钱塘潮的壮丽。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