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工程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报告(精).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建工程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报告(精).pdf

公建工程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报告(精).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报告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A座、B座、裙房及地下室建设地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3C1地块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设层数及高度:A座22层、建筑高度95米;B座17层、建筑高度80米;裙房二层、地下三层。工程总建筑面积:86997平方米建设单位: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包单位: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伟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本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对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进行了招投标,最终确定工程监理单位为北京伟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较好的执行了基本建设程序。二、工程节能设计说明:依据《公建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进行节能设计1、墙体节能工程:地上裙房外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80厚岩棉+石材幕墙,传热系数为0.72kw/㎡(.k。A、B主楼墙体为玻璃幕墙,共分为5种。(1透明幕墙1:框料为断桥铝合金+隐框;玻璃种类为浅灰色离线LOW—E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12mm,传热系数2.25kw/(㎡.k,可见光透射比47%,遮阳系数SC为0.34。(2透明幕墙2:框料为断桥铝合金+隐框;玻璃种类为蓝绿色LOW—E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12mm,传热系数2.25kw/(㎡.k,可见光透射比45%,遮阳系数SC为0.31。(3透明幕墙3:框料为断桥铝合金+隐框;玻璃种类为浅灰色LOW—E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12Dmm,传热系数1.935kw/(㎡.k,可见光透射比47%,遮阳系数SC为0.34。(4呼吸式幕墙:框料为断桥铝合金+隐框;玻璃种类为外层浅灰色单层玻璃+内层浅灰色LOW—E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800mm,传热系数1.7kw/(㎡.k,可见光透射比47%,遮阳系数SC为0.34。(5全透明玻璃幕墙:框料为玻璃肋;玻璃种类为无色LOW—E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12mm,传热系数2.25kw/(㎡.k,可见光透射比47%,遮阳系数SC为0.34。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12;透明幕墙3用于A、B座塔楼南向幕墙,因窗墙比为0.59,传热系数需小于等于2.0。透明幕墙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的Ⅲ级水平2、门窗节能工程:外门窗:框料为断桥铝合金;玻璃种类为浅灰色离线LOW—E中空玻璃,间隔层厚度12mm,传热系数2.25kw/(㎡.k,可见光透射比47%,遮阳系数SC为0.34。屋顶天窗:框料为断桥铝合金+隐框;玻璃种类为灰色LOW—E中空夹胶玻璃,间隔层厚度12mm,传热系数2.25kw/(㎡.k,可见光透射比47%,遮阳系数SC为0.3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机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4级水平,外门窗立口与外墙内平,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为防火棉保温岩棉。3、屋面节能工程:屋顶为平屋顶,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版,保温材料厚度70mm,构造做法见08BJ1—1E15页平屋3,传热系数0.43kw/(㎡.k。4、地面节能工程:接触室外空气楼板,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版,保温材料厚度80mm,构造做法见08BJ1—1总13页棚温1A,传热系数0.47kw/(㎡.k。5、采暖节能工程:本工程采用集中采暖系统,热源由市政提供蒸汽进入地下三层机房,户内采用风机盘管供暖。6、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1.本工程各项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的相关内容。具体要求如下:外墙K0.72W/m3.K…0.8W/m3.K屋面K0.43W/m3.K(非透明…0.6W/m3.K外窗K2.25W/m3.K遮阳系数S0.44…0.6接触室外空气的挑板K0.47W/m3.K…0.5W/m3.K非采暖房间隔墙或楼板K1.25/m3.K…1.5W/m3.K(2施工图设计对本工程各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逐时冷负荷计算,作为设备选型及管道设计依据。(3部分新风系统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4双风机全空气系统可以达到的最大总新风比,不低于70%。(5合理设计制冷、供暖系统,采用DDC控制系统,实现能量的可调节和计量;(6选择的暖通空调制冷设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