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急诊医学期末考试重点精心整理.doc
上传人:含秀****6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急诊医学期末考试重点精心整理.doc

(完整word版)急诊医学期末考试重点精心整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一种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地送到危重病人身边或发病现场,经初步诊治处理,维护其基础生命然后,安全转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的有效手段。内容: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救。发展模式: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目的:①尽快的现场急救;②稳定患者尽快转运。院前急救时间:①急救反应时间(5-10min);②现场抢救时间;③转运时间。急诊病情分类(分诊):①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立即抢救);②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5-10m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③暂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30m);④普通急诊患者(30m-1h);⑤非急诊患者。处理原则:救人治病①首先判断是否有危及生命的情况;②稳定生命体征,重病优先;③综合分析,侧重功能;④选择适当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⑤治疗后合理再评估;⑥通力协作。心肺脑复苏:三要素: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复苏首选)、电除颤心脏性猝死: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h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心肺复苏:流程为早期识别呼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接到求救后5min)→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内容为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药物。目的是恢复自主循环、自主呼吸。生命链:①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②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③快速除颤;④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⑤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PEA。原因:5h缺氧、高低钾、高低温、酸中毒、低容,5t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心脏栓塞、肺栓塞、中毒。病生: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复苏后综合征:严重全身系统性缺血后MOF)诊断:①意识突然丧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LS】:内容:CAB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胸外按压:①部位(胸骨下1/3处);②手法(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幅度4-5cm,频率100次/分);③比例(按压/通气=30:2,5组2min)电除颤:①适应症(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速、无法诊断但不排除室颤室速);②能量选择(室颤→单相波360J,双向波150/200J;室速→单相波200J,双向波150J)并发症:①肋骨骨折;②气胸;③心脏压塞;④腹腔内损伤;⑤气管内导管位置不当。【高级生命支持ACLS】:内容:ABCD,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循环通道给药、寻找病因。给药途径:静脉途径、气管途径(静脉2~2.5倍剂量)、骨髓途径。给药时机:①1-2次CPR+D,VT/VF持续→血管活性药;②2-3次CPR+D,VT/VF持续→抗心律失常药。药物选择:①肾上腺素,适应症心搏骤停(室颤、无脉室速、心搏停止、无脉电活动)、过敏性休克、重症支气管哮喘;②多巴胺;③血管加压素,适应症心搏骤停(心搏停止、无脉电活动、电除颤无效的顽固性室速)、血管扩张性休克、肺咯血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④胺碘酮,适应症顽固性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急性心梗半单形性室速、心搏骤停伴室颤或室速。剂量首次300mg,维持1-1.5mg/min;⑤阿托品(不推荐)。【预后】:有效指标:①瞳孔(有大变小);②面色(紫绀转红润);③大动脉搏动(按压/搏动=1:1,BP60/40左右);④神志恢复(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终止标准(脑死亡):①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②脑干反射消失(对光、角膜、吞咽、睫毛);③自主呼吸消失;④脑电图长期静息;⑤瞳孔放大固定。脑复苏:是指以减轻心脏骤停后全脑缺血损伤,保护神经功能为目标的救治措施。病生:①脑血流与代谢异常(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②脑水肿(细胞性ICP变化小,血管性变化大);③神经细胞损伤;④恢复后可出现脑微血管无复流现象(微血管狭窄、血液黏度升高)原则:①尽快恢复自主循环,缩短无灌注/低灌注时间;②维持合适脑代谢;③中断细胞损伤链级效应,较少神经细胞损失。措施:尽快恢复自主循环(CPR、除颤、按压、高级支持)、低灌注和缺氧处理、体温调节(增加细胞内泛素合成,低温保护32-34℃,12-24h)、血糖控制、抗癫痫。【昏迷】:病因:颅内因素(感染、血管、占位、颅内闭合性损伤、癫痫),颅外因素(内分泌、水电解质、中毒、创伤)机制:①昏迷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脑的能量代谢障碍、缺氧、缺血或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等,损害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阻断了它的投射功能,不能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②或者大脑皮质遭受广泛损害;③或以上两者同时遭受损害所致。鉴别:①嗜睡:持续睡眠,一般刺激能唤醒。有适当言语动作,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