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读书唯美名句说说最新读书唯美名句说说汇总100句精选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本文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唯美名句说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2、读书使人聪明,实践使人富有。3、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4、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随园诗话》5、读书当好学生,实践当好老师。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7、九流七略,颇常观览;六艺百家,庶非墙面;虽一日万几,早朝晏罢,听览之暇,三余靡失。——任防8、自科举之学兴,士人抱兔园寒陋十数册故书,崛起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读书者一生之精力,埋没敝纸渝墨之中,相寻于寒苦而不足。——黄宗羲9、研究如何编制书目,如何利用书目的学问,便是目录学。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都十分重视目录学,认为目录学是入门之学,是读书治学的基础知识。书目即图书目录的简称,它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编排,供人们查找的一种工具书。有些书目还有内容提要,并告诉读者哪些书应该读,哪些书不必读,以及阅读时应选择什么样的版本等。这种书目对于读书治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指示门径的路标。——陈宏天10、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11、吾生平读书绝少,无论中外文学,都是这样。因为不阿世好,所以也不赶看时行所尚的书。但是,有时偶得一好书,或发现一作者,则欢喜无量,再读三读而获益无穷……凡读书的人都应如此,必须得力于一家,不可泛览。所致博学而无所成品。曾子高于子夏,就在这一点。读书应取其性情相近者而精读之,才容易于见解思想上有所启发。如此时久日渐,自然也可有成就。——林语堂12、读书时,其中特别为自己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看看。——邹韬奋13、每本书都是用黑字印在纸上的灵魂,只要我们的眼睛接触它,它就活起来了。14、教义通过读书可以习得,而更上层的必要的教养,即世界知识则只有通过读书的人们,进而学习所有种类的印刷本的人们才能习得。——柴斯特菲尔德15、学习前人是起步,超越前人是迈步。16、除书本之外,还应多读"无字书",以扩大求知领域。——张舜徽17、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陆游18、译书必须多读书,以增加知识,学习别人的笔法和翻译经验。同时翻译家自己也应当要勤于写作,练练笔头。特别是译诗者应当自己也勤于写诗。如果自己不会写诗,译诗的韵味就会较差。读中国旧体诗词对译诗有帮助,但应当把一些陈词滥调加以作用,不宜照搬。因为翻译外国诗应使用现代汉语,不能泥古不化,但话太白又缺少文采,故译诗有很多困难。——钱春绮19、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20、人生的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间接的经验主要从书本中得来。我们不可能每事亲为,所以要重视从书中得到的经验。21、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卖弄渊博,卖弄渊博的人没有真知。22、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2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24、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清:朱用25、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9、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30、知识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血液,身体虚弱,人的知识的缺乏,大脑就会干涸。3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32、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法]罗曼罗兰33、所谓经典作品,是那些每一个人都希望已经读过、但无一人想读的作品。——[美]马克吐温34、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书籍的人家,如同没有主人。"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立于不败之地。——[日]池田大作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6、宁为蛇头,不为龙尾。37、读书必专精不方见义理。——薛煊38、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朱熹3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佚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