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doc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养护经验,就养护期间暴露的设计和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设计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关键词:设计;建设;养护Abstract:Thisarticleaccordingtotheauthor'sexperienceinconservation,asconservationexposedduringthedesignandconstructionproblemsweresummarizedandanalyzed,andthedesignandconstructionofrationalizationproposals.Keywords:design;construction;maintenance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总结多年养护管理经验,由此引发对设计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如在建设期甚或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养护实际情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必将给日后的养护管理提供便利,同时节约二次投入。养护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再次是道路整洁美观、行车舒适,其主要工作首当其冲是认真完成道路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恶性事故发生,再次是尽量降低维修保养频率,少占车道,维持车辆正常通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总结归纳如下问题,并对建设和设计提出建议。1问题归纳分析与建议1对于大跨径刚构桥梁,应在建设时就安装永久性检查竖梯和通道,以便养护人员随时可通过检查孔进入箱体内检查,如到了养护期再安装,发生的费用更大,如不安装,必须使用桥检车方可进入,一般路段公司均在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定期检查时(两年一次)才检查,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1.2为便于检查,在建设期间,所有桥梁锥坡、通道和涵洞处均应设置台阶,以免给检查人员造成意外伤害。1.3除大跨径桥梁外,目前我国使用的伸缩缝,大多为国产的仿毛勒伸缩缝,由于钢材性能相比国外较差,加之构造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60型以上的伸缩缝损坏频率很高。除大跨径桥梁(如连续刚构)必须采用多缝伸缩缝,对于简支梁桥或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一般单跨跨径最多为50m,每联的长度完全由设计部门人为设定,按照常规计算,即便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前后联长度之和不大于150m,就完全可以选择单缝。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缩短单联长度,选用80型(单缝)伸缩缝。从表面上看,伸缩缝的数量将增加近一倍,但实际造价并不会提高,一般单缝的造价仅为160型的一半。1.4桥面排水,建议设计部门将竖向排水改为从防撞墙底部开口(40×20cm)横向排水,这样就不易堵塞,造成桥面积水,如下图所示。对于空心板梁,由于翼板较窄,本身就很难设置竖向排水管,一般也采用90度弯管横向排放,管径较小,排水困难,且易堵塞。图1桥面排水示意图1.5通航孔应安装水尺、净高牌,净高牌的数字标明的是20年一遇洪水位的通航最大高度,而水尺反映的是实时通航孔净高,有利于行船判别。同时应设置桥名牌和联系电话,以便发生意外时,事主或海事、航道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报告桥梁管养单位。1.6桥头跳车严重,个别桥头因软基受压后发生蠕动,引起桥台前移,导致支座变形甚至伸缩缝及梁端顶死,严重的已致使勒板开裂,为避免或减轻桥头跳车,对施工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增加桥头路基堆载预压荷载,以加速沉降。避免行政干预,尽可能延长预压时间,深厚软基(20m以上)应不短于24个月。桥头路基预压反开挖后可选用轻型材料换填(如粉煤灰)。避免反开挖施工软基路段桥台桩基,承台设计应尽量提升,以减少开挖量。软基路段桥台(包括桩基)一般都采用反开挖施工,由于桩基施工时间较长,加之卸载后地基会出现一定的反弹,地基的有效预压时间大大缩短,必然引起较大的工后沉降。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以下简称广珠段)的三宝沥大桥及和平中桥,其桥台桩基施工没有进行反开挖,而是在堆载路基上直接钻孔,待路基基本稳定后,再开挖施工承台、帽梁。到目前为止,两桥桥头未发生明显沉降,而相邻的兴隆中桥和砖厂分离桥的桥头工后沉降量却不小于20cm,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延长桥头台前反压路基的长度。如图2所示,为减小软基发生蠕动而产生的附加工后沉降,根据台背路基填土高度和地质状况,适当增加台前填土长度,建议L=30~50m,其预压高度与台背相当。同时由于增加台前填土后,台前和台背的土压力基本达到平衡,还能避免桥台向跨中方向推移导致支座变形甚至伸缩缝及梁端顶死。广珠段的十倾沥大桥北桥台就出现了桥台前移,致使多道伸缩缝顶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图2台前反压填筑示意图1.6本路段发现大多软基路段圆管涵出现如图3所示弯沉,造成管节分离,特别是对于常年积水涵洞,回填材料浸水松软,出现流失甚而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