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葬礼上发表答谢致辞.docx
上传人:Wi****m7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葬礼上发表答谢致辞.docx

2022年葬礼上发表答谢致辞.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8葬礼上发表答谢致辞葬礼上致答谢词是葬礼的一个环节,也是表达对前来吊唁者的敬意和感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精心挑选的葬礼发表答谢致辞,供大学习和参阅。葬礼答谢词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我的父亲茹官嵩先生。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谢各位不辞辛苦地前来为我父亲送行。我父亲去年春节期间遭遇火灾,生命垂危,曾在重症监护室住院近2个月,普通病房住院近2个月,经医生全力救治和亲友的精心护理,父亲病情渐渐好转,参与救治我父亲的医生都认为,在火场昏厥近1个小时却能康复,这是医学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乐观地以为,大难中挺过来的老父亲会再呵护、关爱我们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曾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年9月11日0时15分,我的父亲因年迈体弱,气血衰竭,溘然与世长辞,走完了他坎坷而又绚丽的一生,享年81岁。我父亲生于1936年12月25日申时,少小聪慧,祖父将其送到**双峰读私塾,成为当时当地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之一。1954年6月,父亲先后被推举到当地的区公所担任通信员、信用社会计,1956年9月,经**多宝卫生工作者协会批准,父亲拜当地名中医杨文华学医,同时从事防疫员,保健员等工作。三年学习期满后,被推荐到**省**卫校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1960年12月毕业后,安排到**沿江公社卫生院工作。在**沿江公社卫生院工作期间,多次派往聂场、同兴、雷锋等基层卫生所工作,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只要领导一声令下,他立即欣然赴任,从无怨言。1973年1月调至彭场卫生院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父亲定居在**彭场村,间或到**,**深圳,**杭州,**京山、荆门与儿孙们小聚。逝世前两年,听从子女安排,到荆门福利院生活,由小妹清霞,妹夫文清照顾日常生活。我父亲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乡村医生,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这种平淡如水的岁月中,父亲始终恪守着人性的本具,医生的职业道德,为人父的责任。父亲是一个好人。一生忠厚善良,为人和蔼,与人为善。父亲是个好医生。数十年如一日,敬业爱岗,业务精湛,至今老屋墙上还挂着他获得的满墙的奖状。父亲是个好爸爸。他和母亲一道辛苦地养育了六个儿女,不仅给予我们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更以他的言传身教、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浸染着我们,牵引和启迪着我们兄弟姐妹的成长,教我们正直,教我们善良,赋予我们健全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回顾父亲的一生,我们的父亲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留下了十六字的家风。其一,爱学勤学。父亲是个爱学习的人,书不离手,笔不离身。小时候到父亲单位玩,每天晚上,父亲几乎都要阅读医学书籍,做读书笔记,去年7月份,我接父亲到深圳度假,80岁高龄的他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看书,在书上圈点勾画,记得他看完郑明江先生的《苦乐人生》,竟然流下眼泪,为郑明江先生的人生所感动,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之相似,并圈点出郑明江先生爱学勤学的事迹让我阅读,并且说,爱学勤学,是立业之本。父亲的勤学爱学对我们子女影响深远,我们家,正是在父亲这种精神的熏陶下,成为当地人羡慕的“书香家庭”。其二,敬业精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曾问父亲,什么才算人才,父亲说,别人做一件事,首先想让你做,觉得你做大家放心,那么你就是人才。比如,你们教书,孩子都想当你的学生,我们医生,病人都想找你治病,那就说明你是个人才。父亲不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是他的人生体验、人生经历的心得。父亲的敬业精业有口皆碑。以前的乡村医生有出诊的惯例,大凡刮风下雨或者深夜,病人的家属都会去找我父亲,听人们说,只要找我父亲,不管天气如何,路途是否遥远,他从来不会推辞。父亲医术精湛,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中医,尤其擅长针灸,小儿疳科,内科杂症。很多大医院没有治好的病人,经父亲精心治疗,恢复健康。即便退休后,也经常有大量本地和一些外地病人慕名前来,找父亲看病开药。父亲对典型病例注重追踪研究,家里至今珍藏着父亲近十箱手抄笔录的病例、验方。弟弟清静成为医学博士、大学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学术传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们其他兄妹,尽管不是医生,但在各自的行业也都赢得同行的一致好评,骨子里传承的也是父亲的敬业、精业。其三,真诚善良。“做人贵在以心换心”是父亲教育我们时常说的一句话。他和母亲都是善良之人。记得小时候翻阅父亲的笔记,曾看到一篇他在**地区学雷锋模范人物报告会上的一篇发言稿,里面讲述了不少他帮助人的事迹,父亲的这些善行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影响深远。他还经常给我们讲祖父祖母几十年如一日为路人施茶,帮助他人,积善行德的往事,告诫我们,真诚善良是“茹家门风”,要代代相传。他本人也是率先垂范。无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