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方法点总结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方法点总结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方法点总结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提出假说固然重要,但演绎推理也必不可少,演绎推理是指再运用假说内容对其他相关事实进行的理论分析。如果通过利用假说的内容进行的演绎推理得出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则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反之,假说不成立。可见假说的提出不能直接用提出假说的实验事实来证明假说的正确与否。2、显隐性的判定方法:(1)某一个体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不发生性状分离,下一步(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为隐性性状。(3)若不清楚杂交的亲本是否纯合,则①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后代表现两种性状,无法直接判断显隐性。ⅰ、亲本只有一对,下一步自交判定。ⅱ、亲本有多对,若子代某一性状的个体数量多于另一性状,则某一性状为显性。若子代两种性状的个体数量相等,无法判断(至少得出一个信息,一个显性杂合,一个隐性纯合,下一步自交判定)2、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的判定方法果蝇的长翅(T)对残翅(t)为显性。但是,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OC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OC),发育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tt还是“表型模拟”(TT或Tt)?方法步骤:结果结论:后代显性:隐性为1: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①②AaBb1AB:1Ab:1aB:1ab配子间的16种结合方式④③子代4种表现型子代中9种基因型A.①B.②C.③D.④表现型比:(4种)1、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生物体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2、杂交组合TtRr×ttRr:(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后代表现型有_____种,基因型有____种.(2)后代中Ttrr的概率____,ttRr的概率____.(3)后代中TtRr个体200个,则ttRR个体大约____个(4)具有与双亲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C1~5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达到性成熟后,在性器官内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结果是每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DNA复制,结果是每一个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各含一个子代DN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结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结合而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精原细胞1个精原细胞(2N)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经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雌果蝇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红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XWY,红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XWXw/XWXW,白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XwY,白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XwXw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鱼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它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F1代杂交所得F2代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请用“假说一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4)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③步骤中,具体内容是:。(5)请用遗传图解(基因符号为A、a)表示③步骤中的具体内容: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