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免费).doc
上传人:An****9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免费).doc

2022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免费).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12/NUMPAGES总页数122021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免费)(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教老人会上网,会使用手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大大减缓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孝”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②老年人上网容易遇到网络诈骗,不安全③将自己学习掌握的网络知识文化“反哺”老人也是一种孝④孝敬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赡养上,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2、每个人在生命中的任务就是逐渐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做更好的自己。你认为我们可以这样做()①接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②学会欣赏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自己③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让缺点成为我们成长的契机④运用多种方法,发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唤醒沉睡的力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你才是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是个人意志的体现③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所欲为④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彰显其存在的意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临近考试,很多同学会感觉焦虑、紧张,对这种情绪我们应该学会主动调节。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是()①小李坚持每天到操场跑步②小黄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③小张用上课看漫画书的方式来缓解学习的紧张、枯燥④小赵每晚玩网络游戏到深夜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5、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B.冷静处理,注意转移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6、伴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拆”“暴力执法”等字眼在近几年的新闻和网络媒体大幅减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体性冲突事件也销声匿迹。对此你想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说的是()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③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受刑罚处罚④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正当合法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志愿者积极参加“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公益活动。他们不辞辛劳,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自己与居民沟通的能力。这说明()A.参加公益活动只能走进社区B.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任何收获C.参加志愿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他人赞许D.志愿者奉献社会,自身能力也得以提升8、一个集体,是由个性各异的人组成的。对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认识正确的是()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②在集体中,个性意愿要得到完全的张扬③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既有一致,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④张扬个性会削弱集体的凝聚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9、李娜在实现了进入世界排名前三位的目标后,“中国一姐”渴望更进一步——向女单世界第二发起冲击。李娜表示:“最难战胜的那个人,一定是自己,在球场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这表明()A.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B.胜人要靠实力C.人要有自信心D.自尊是自强的关键10、在高铁“霸座男”的视频被传至网上引起公众广泛批评之后,“霸座女”又出现在列车上。对于此种行为,从法律角度看,我们青少年要做到()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③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④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②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③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启示我们()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②遵守交规是对生命的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