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岩相学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5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硅酸盐岩相学学习教案.pptx

硅酸盐岩相学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二、偏光(piānɡuānɡ)显微镜的调节3、调节焦距(准焦):使物像清晰将欲观察的薄片置于物台上,用夹子夹紧从侧面看着镜头旋转粗动螺丝(luósī),将镜筒下降到最低位置从目镜中观察,拧动粗动螺丝(luósī)(必要时拧动微动螺丝(luósī))使镜筒缓缓向上,直到视域中物像清晰为止4、目镜十字丝检验将具有直边的矿物置于视域中心并使矿物直边与十字丝之横丝平行,记下载物台读数转动物台90°,观察(guānchá)十字丝之竖丝是否与矿物直边平行若误差大于1°,应进行修理5、物镜中心校正:镜筒(目镜(mùjìng)、物镜)中心与载物台中心重合将物镜安装到位,准焦在薄片中选一小黑点(a)置于十字丝交点转动物台180°,小黑点移至(a’)点,此时小黑点距十字丝交点最远扭动校正螺丝,使小黑点移回aa’距离的一半用手移动薄片,再找一小黑点重复前面步骤,直到转动物台360°小黑点在十字丝中心不随物台的转动而移动为止,此时镜筒中心与载物台中心重合6、偏光镜校正(1)确定下偏光镜的振动(zhèndòng)方向拉出上偏镜,将黑云母矿片置于视域中心,转动物台使黑云母解理缝与目镜十字丝之一平行;转动下偏镜,黑云母的颜色由浅黄渐变为深褐色,当黑云母颜色达到最深时,其解理缝方向即为下偏光镜的振动(zhèndòng)方向(PP),并与目镜十字丝方向一致。(2)取出矿片,推入上偏光镜,转动上偏镜使视域黑暗,则上、下偏光镜的振动(zhèndòng)方向互相垂直,并分别与目镜十字丝平行(上偏镜振动(zhèndòng)方向为AA)。三、薄片(báopiàn)的制备第二节单偏光镜下晶体的光学(guāngxué)性质一、晶体形态晶体按一定的结晶(jiéjīng)习性生成一定的形态。矿物的形态、大小、晶体的完整程度与结构、形成条件、析晶顺序等有关。1、晶形A矿物(kuàngwù)B矿(根据形态和双晶纹变化(biànhuà)可推断窑温和热工制度)硅酸盐水泥熟料(shúliào)的结构类型:2、晶体(jīngtǐ)自形程度: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包裹体二、解理(jiělǐ)及解理(jiělǐ)角/解理(jiělǐ)的完善程度薄片(báopiàn)中出现的一些平行或交叉的细缝(解理面与切面的交线)称为解理缝。解理缝的清析程度与解理的完全程度有关,还与晶体与树胶折射率差及切面方向有关。解理角的测定:(选择与两组解理均垂直(chuízhí)的切面—解理缝细而清楚,升降镜筒,解理缝不向两边移动—本征解理)三、颜色(yánsè)和多色性非均质体:对色光的选择性吸收随光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而改变,由此产生矿物的颜色和颜色的深浅发生变化。(1)矿物的颜色随光波振动方向而改变——多色性(多色性公式);(2)颜色深浅随光波振动方向而改变——吸收性(吸收性公式);(3)测定(cèdìng)多色性和吸收性公式必须在定向切片上进行。一轴晶矿物有两个主要的颜色(二色性),分别(fēnbié)平行于Ne、No两个光学主轴方向。如电气石:多色性公式:No=深兰,Ne=浅紫吸收性公式:No>Ne二轴晶有三个主色,分别平行(píngxíng)于三个光学主轴Ng、Nm、Np。如角闪石:多色性公式:Ng=深绿、Nm=绿、Np=黄绿吸收性公式:Ng>Nm>Np(正吸收)(若Ng<Nm<Np称为负吸收,或称反吸收)四、贝克线/提升镜筒,贝克线始终向折射率大的介质方向移动。贝克线的灵敏度很高,用白光照明,两介质折射率差0.001即可见贝克线,当用单色光照明时,灵敏度可提高到0.0005。用贝克线的移动规律很容易判断(pànduàn)两相邻介质的折射率的高低。五、糙面六、突起(tūqǐ)、闪突起(tūqǐ)//(二)闪突起双折射率很大的晶体,在单偏光镜下旋转物台,突起高低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xiànxiàng)称为闪突起。七、矿物颗粒(kēlì)大小的测量/八、矿物百分(bǎifēn)含量测定1·面积法根据薄片中各矿物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近似于岩石中该矿物所占的体积百分比,测定时利用目镜方格网与机械台配合进行,测定的面积越大,精度越高。2·直线法根据薄片中各矿物的总长度与测线总长度之比约相当于面积之比,而矿物面积之比又约相当于体积之比,测线总长度愈长,与矿物的总长度之比愈接近体积之比,一般(yībān)认为测线总长度至少应在矿物平均粒径的100倍以上。3·计点法根据薄片中各矿物的总点数与总测点数之比约相当于面积之比,而矿物面积之比又约相当于体积之比,这是一种很粗略的估计方法。4·目估法以视域中矿物分布与标准含量图对比(duìbǐ),确定被测物的含量。5·自动定量图象分析仪(密度分割法)以仪器自动记录视域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