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导游词.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海导游词.docx

青海导游词.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海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海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青海导游词1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距西宁飞机场50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2017年2月25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A级旅游区。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土族民族风情又是青海省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因而将互助的整个旅游景区统称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极具特色土族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艺术,又以其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因素的独特而增添几分神秘。同时,以“二月二擂台会”、“六月六花儿会”、“丹麻会”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观经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青海导游词2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览区达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互助土族故土园正式启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20xx年互助土族故土园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景区景观价值评审并被列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20xx年2月25日,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海导游词3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青海湖是藏文化区,不仅具有藏文化区的共同特点,拥有藏文化区共有的民族风情、文化渊源,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水文化特点,包括祭海、转湖等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以及昆仑文化、西王母文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海湖地区的文化发展,构成了青海湖独有的文化氛围。这些特色文化在民族节庆活动、环湖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体现。青海湖湖区的自然景观主要有:青海湖、鸟岛、海心山、沙岛、三块石、二郎剑;湖滨山水草原区主要有日月山、倒淌河、小北湖、布哈河、月牙湖、热水温泉、错搭湖、夏格尔山、包忽图听泉和金银滩草原等。青海湖的人文景观主要有:青海湖是南丝绸之路和唐藩古道途径之地,是古代少数民族割据的地方,无论是在古代交通,还是民族文化中都留下了历史的斑迹。古老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寺院、历史古迹和历史传说众多。主要有:昆仑文化,西王母传说、日月山文成公主进藏历史故事及传说,三角城遗址——西海郡、伏俣城遗址、舌布齐岩画、哈龙岩画,刻经石、祭海台、白佛寺、佛海寺、沙陀寺、刚察大寺、班禅敖包、拉姆哲寺、香木谷、格萨尔时代的贤巴石城及家多的俄博等,区内还有已经退役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那些目踏“海怪”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娘桑祭海,敬献牛羊三牲,于是海神显灵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