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无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无答案).pdf

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无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科尔沁区中小学生学科素养专项数据采集试卷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25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试卷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内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他受命为钦差大臣,后赴广东查禁鸦片,豪言“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他”是A.林则徐B.陈化成C.左宗棠D.关天培2.曾经是中国至宝的圆明园十二兽首大量流散国外,目前已经有7个回归中国,不过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下落不明。导致这些国宝被迫离开故土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正是列强侵人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使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了十分顽强的敌人,很难不会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使命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外联合绞杀4.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A.黄海海战B.丰岛海战C.威海卫战役D.辽东半岛战役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马关条约》内容中能佐证此观点的是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割台湾岛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的揭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均田免粮”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扶清灭洋”7.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右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维新变法思想B.民主与科学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18.“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A.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9.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A.救亡图存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军队建设10.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决定:“德国以前在山东省所有各项权利,一概放弃,交于日本”。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A.五四运动的背景B.新文化运动的原因C.辛亥革命的影响D.洋务运动的影响11.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年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A.推翻帝国主义B.打倒军阀C.组织工人运动D.实现共产主义12.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13.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4.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种暴行发生在A.济南B.上海C.广州D.南京15.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会战大都以失败告终,但有一次会战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是A.淞泸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16.《吕正操回忆录》记载:“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听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它)2为我们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今后的斗争指出了前进的光明道路。”文中的“大会”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B.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C.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7.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