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46 大小:3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学习PPT教案.pptx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用血管理办法需要强调的几个点:1、输血相当于一次小型的器官移植,人体是一个神奇的具有极强自我保护能力的生命体,对一切外来物质都会排斥。所以输血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抗体,会发生一系列反应(过敏、溶血等),这让输血本身充满风险。2、妊娠史(a.胎儿异体抗原刺激母体产生抗体;b.母亲抗体攻击胎儿抗原导致新生儿溶血病);c.输血可刺激机体产生新的抗体、对再次输血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机会增加;d.女孩输血对将来可能的妊娠因机体因刺激产生新抗体(尤其RH阴性患者,输用RH阳性血),今后发生新生儿溶血危险性大大增加。3、输血传染病窗口期无法测出抗原,抗体(抗原衰减快,会不容易测出,抗体存在时间长,相对容易测定),Hiv潜伏期14至28天,意味着在此期间被感染者献血我们是测不到抗体的。4、以上条款均为输血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要特别交代的几个问题。《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部长陈竺二0一二年六月七日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并根据自身功能、任务、规模,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是:(一)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二)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三)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四)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五)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七)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八)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九)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三级医院、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新上岗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我院考试的形式进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禁止将用血量和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或者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定期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工作进行评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临床合理用血情况排名、公布制度。对本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