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及赏析.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及赏析.docx

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及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及赏析《好事近·月未到诚斋》词充分的展现出作者杨万里的文采,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词作品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好事近月未到诚斋①,先到万花川谷②。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⑤修竹⑥。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④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③。诗句注释①诚斋:作者字号诚斋,也是作者书房的名字。②万花川谷:诚斋不远处一座苑圃的名字。③十五十六:指十五十六的月亮。④未是:还不是。⑤庭:庭院。⑥修竹:修长且直,很青翠整齐,叫修竹。白话译文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现在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创作背景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他在永州作零陵县丞时,得见谪居在此的主战派张浚,张浚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因而字号诚斋。这首词就是他在永州做官时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时望月所作。名家点评《宋诗钞·诚斋诗钞》:“落尽皮毛,自出机杼”。《谢杨诚斋惠长句》:“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诚斋诗话》:“有用法家吏文语为诗句者,所谓以俗为雅。”《诚斋诗话》:“庚信《月诗》云:‘渡河光不湿。’杜石:‘入河蟾不没。’《梦李白》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山谷《簟诗》云:‘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此皆用古人句意,以故为新,夺胎换骨。”《诚斋诗话》:“诗家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如山谷《猩猩毛笔》是也。猩猩喜著屐,故用阮孚事。其毛作笔,用之抄书,故用惠施事。二事皆借人事以咏物,初非猩猩毛笔事也”作品赏析一词分上下阙,上阙写词人登万花川谷望月之缘由,把万花川谷周围的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观察到细致入微。“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诚斋”,是杨万里书房的名字,“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3]“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这两句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下阕通过上片一系列的描写为读者留下铺垫,既而描写登上万花川谷后看到的月色。[6]“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7]“末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这是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一般直接写月亮的都是直接写月亮的景色,而作者却用诸多写法来衬托月亮,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洞察力,作者借月写人。写他的园、他的竹、他的斋,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花的芬芳,竹的正直,还有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作比喻的玉的坚和洁都透露出一种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寓蕴了更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作品赏析二这是一首咏月词,不过直接写月亮的只有“月色已如玉”一句。月的形和神,是用比较法。衬托月亮,最常见的办法是去写云彩,常语说:“烘云托月”。杨万里抛开这一陈腐的路子不走,采用了纯新的方式。上阕以谷、斋、竹作陪衬。诚斋是作者的书斋名,万花川谷是作者的花园名。“月未到诚斋”,自然不无遗憾;但“先到万花川谷”,倒也令人欣喜,因为这同样是词人的天下。况且也不必为诚斋而惋惜,因为“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月照幽篁,应该又是一种韵味。这半阕中,同是月光,在万花川谷的当是朗照,在“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