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诗文****仙女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南山导游词.docx

南山导游词.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山导游词南山导游词(精选17篇)南山导游词篇1重庆南山风景区位于重庆长江南岸,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脉。这里的一棵树观景台,是观赏山城夜景的好地方;南山植物园是重庆市民春赏花、夏避暑的去处;这里还有很多民国建筑遗迹和抗战博物馆。南山风景区号称重庆的后花园,景区内的南山植物园荟萃中外名花1000余种,是春日赏花的好去处。夏季这里的气温比市中心低几度,成为很多人散步乘凉的好去处。如果你对陪都的历史和众多的民国建筑遗址有兴趣,不妨到抗战遗迹博物馆转一圈,这里众多的中西合璧的官邸和别墅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还可以沿着黄桷古道会到达老君洞,一座依山而建的道观,始建于唐代。逛累了,还可以到附近闻名的泉水一条街大快朵颐,据说这里的泉水鸡是用本地泉水烹调的土鸡,味道很好。晚上到一棵树观景台感受一下重庆的夜景吧,观景台位于南山山腰,可以俯瞰渝中半岛、南岸区,包括两江汇合的景象,山灯与江水交相辉映,不愧有着“小香港”的美誉。南山导游词篇2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整个气势恢宏,为中国50年来新建最大道场,也是南国规模最大寺庙。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仁王殿内供奉寺庙门神哼哈二将,明清后,这种殿式建筑逐渐演变成牌坊式建筑——山门。天王殿当中供奉天冠弥勒和两个侍者,两旁立护法神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转轮藏。从天王殿穿过游廊,便可进入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还有文殊、普贤、迦叶、阿难、帝释、梵天、两尊供养菩萨和十六罗汉塑像。“不二法门”是一个由大型唐代风格六楼、建筑、群像雕塑、经幢、石刻、浮雕、园林组成的景点。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簇拥着,广场里建须弥山,须弥山住众多护法天神。绕过须弥山,便进入“圆通经幢”,其四周是“天龙八部”群像雕塑。由经幢前行,便见“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达摩面壁”浮雕。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为西天禅宗第28祖、中国禅宗初祖。从不二法门广场下到曲桥,便是面积为2200玉米的“八宝莲”,仿海义世界而建,内有各种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态各异热带海洋观赏鱼穿梭其间,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沿着曲桥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圆通”石刻,“耳根圆通”1象徵观菩萨修炼法门,“闻声救苦”,遍及十方。“耳根圆通”旁边,建成有观音阁,阁上安放一尊金碧辉煌的金玉观音,高3.8米,造价约人民币1.9亿元,观音阁一侧是“宝瓶净水”雕刻,另一侧是种满莲花的莲花池。莲花素来被佛教信徒视为圣物,认为它能启迪人们不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花架对面是巨大“慈般普渡”木雕,木雕旁是刻满书法的碑亭和观音菩萨的坐具——“莲花宝座”石刻。由茶社前行星期达300米的《心经》石刻前是紫竹林。南山导游词篇3欢迎来到镇江,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导游,大家叫我或者x导都可以,坐在我旁边的是我们的司机x师傅,x师傅已经有了多年的驾驶经验,因此,在旅途的安全问题上请大家可以放心,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为您的旅途铺平道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今天就由我来为您讲述历史文化名城市镇江的故事。镇江雄踞在我国两大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之处,京沪铁路贯穿东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座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可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山风景区”。两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四个国家4A级风景区。那么今天呢,我们首站为您安排的就是南山风景区,乘车大约还需十分钟就会到,那么在车上这段时间我就先来介绍一下南山风景区的概况。南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镇江市南郊,距市中心2。5公里,方圆18平方公里,由四大景区组成,它们是招隐景区、竹林景区、鹤林景区和文苑。景区内重峦叠翠,山深水秀。山上有树木160余种,飞禽70多种,居沪宁线之首。景区内景点有增华阁、读书台、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鸟外亭、文心阁等,整个景区给人的感觉就是幽深、古朴、素雅。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曾将它称为“城市山林”。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南北朝至明代时是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墨客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使得它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园林史,建筑史以及考古学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天下贤才,在招隐寺增华阁编纂的《昭明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在此开创了山水画新技法“米氏云山”。大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了“苏公竹院”等等,不胜枚举。我发现呀,刚才在讲解的时候,有的游客对大书画家米芾颇感兴趣,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