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试卷(2)答案.doc
上传人:可爱****乐多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药学试卷(2)答案.doc

农药学试卷(2)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药学试卷(2)答案农药学试卷(2)答案农药学试卷(2)答案农药学期末考试题答案概念(20分)1.IPM:它将作物一有害生物一有益生物一中生物等视同为同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各组分之间,对各自的生存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现代农药: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控制,以促进现代农业向可持续农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有机物质可以统称~。3.相对毒力指数:T:相对毒力指数,B:标准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A:供试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BT=——×100A4.Henderson-Tilton公式:防效={1-(Ta/Tb)×(Cb/Ca)}×100%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Cb: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5.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相对防治效果=—————————————————×100%对照区病情指数(%)6.安全性指数(K):用来衡量农药是否容易产生药害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要最低浓度K=——————————————————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K值越大,药剂对植物越不安全,容易产生药害K值越小,越安全,不产生药害7.剂型:原药经过加工因形态及用途不同而区分为各种剂型。制剂:在一种农药剂型中按其有效成分含量、用途不同等可生产很多种产品。8.表明活性剂: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时也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或其他界面上定向吸收,式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9.缓释剂: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农药贮存于加工品种,然后在特定时间内,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中有控制缓慢释放出来的农药剂型。种衣剂:含有农药黏结剂的悬浮状粉状或液体剂型,可加水稀释,处理种子后能黏着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的药膜。10.共毒系数(CTC)=(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100。填空(17分)可持续发展无机及天然物利用时期、广泛应用有机合成农药的乐观时期、新型农药发展时期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和内吸剂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残留毒性。生理选择性和生态选择性从以下助剂种类中选择5种即可(填充剂、湿润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增效剂、渗透剂、成膜剂、解毒剂等)粉剂、颗粒剂、微粒剂、粉粒剂、烟剂、缓释剂、片剂等作用机制,没有交互抗性,增效作用,比例、持效期适当,具有负交互抗性杀螨特、克螨特、苯丁锡(托尓克)和哒螨酮(速螨酮)等简答题(33分)IPM的技术特点:防与治,强调预防为主;多种防治方法,强调首先挖掘和利用无公害,低成本的农业生物防治等自然挖害因素;IPM是控害而不是灭害。化学防治是不得已才采用,做到合理用药或减少农药的副作用;其是多种防治技术的合理搭配,灵活运用,而不是多种;防治的累加凑合,要实现优化、简化和动态的规范化。毒力、毒性和药效:①农药的毒性:指农药对人、畜等产生毒害的性能;②农药的药效:衡量效力大小的指标之一;③农药的毒力:衡量药剂对有害生物作用大小的指标之一。④农药的毒性与毒力有时是一致的。⑤农药的毒力由性质决定的;⑥测定条件不同。答:图1,是以剂量数值为横坐标轴,死亡百分率为纵坐标轴,作成的非对称的“S”型曲线(这是由于生物群体中,个体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别成常态分布,即大部分个体的敏感性趋向于接近群体内个体敏感性的平均值,小部分表现较高或较低的敏感性);图2:如果将剂量数值转换成对数值,曲线则变成对称的“S”型曲线,图3:如果再将死亡百分率换算成几率值,则剂量反应曲线变成为直线,称为对数-几率值直线。答:冲洗法、排毒法、洗药法、抵抗法、摘除法、解毒剂、调节剂等等。答:把田间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有毒环境,进行扫荡式喷雾;即不符合靶标的田间分布型,也没有必要使雾粒伸入到田间每一个角落;费力、又花工、不安全、易中毒、浪费大、效果差;其中70~90%的农药在田间起不到除虫治病的作用,流失在水域中,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答:相加作用:表示为1+1=2;增效作用:表示公式为:1+1>2;拮抗作用:表达式为:1+1>2;强化作用:表达式:1+0>1。问答题(30分)(一)何为农药的科学使用?(15分)答: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建立在对农药特性、剂型特点、防治对象和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定适当农药和剂型,确定合理使用方法和施药时期来实现的。了解农药特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应用、毒性与应用、生物活性特点与应用掌握剂型特点掌握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与施药有关的环境因素:施药方法的选择:根据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