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游戏活动方案体育游戏活动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游戏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体育游戏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助跑屈膝跳的动作,使幼儿跳过30厘米宽和30厘米高的障碍物。2.发展幼儿的助跑屈膝跳和钻的能力。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精神。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组织幼儿集队,队列训练。2.准备活动:教师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里划,看见害虫吃掉它,农民伯伯把我夸。(表演2—3遍)二、基本部分1.教师扮青蛙妈妈,以游戏口吻说:孩子们,农民伯伯的稻田里有许多害虫在吃庄稼,怎么办呀?(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师:你们真是乐意助人的好孩子,那么在去农民伯伯家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先和妈妈学习一些本领路上用。2.教师示范讲解助跑屈膝跳的`动作。3.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动作。4.幼儿分组练习助跑屈膝跳,教师指导纠正跳的不正确的幼儿动作,并表扬跳的好的幼儿。5.游戏:《青蛙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助跑屈膝跳的动作。玩法:把全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戴上头饰扮“小青蛙”站在“家中”,教师扮“青蛙妈妈”。游戏开始,“妈妈”说:“孩子们,你们的本领都练好了吗?一会儿我们就出发,路上我们会遇到一堵矮墙、一条小河和一座独木桥,你们一定用上学到的本领”。教师发出口令,每组第一名“小青蛙”越过各种障碍物,到’稻田”里捉一只小“虫子”,再按原路回来,把’小虫子”放到筐里,拍第二只“小青蛙”的手。最后,“青蛙妈妈”带领全体“小青蛙”到稻田里检查还有没有“小虫子”以进一步巩固幼儿助跑屈膝跳的动作。三、结束部分放音乐,全体“小青蛙”一起跳起快乐的舞蹈,做放松整理活动,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转椅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小兔运球体育游戏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丰富学生校园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办好家长学校,使家长和孩子更加了解、更加亲密、更加和谐。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理念,让学生长大后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活动目标让家长走进学校与老师、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促进相互了解,建立和谐的学校,达到育人、育体、育智的教育效果。三、活动内容1、体育与健康知识问答2、趣味体育比赛四、参加人员本班学生及家长五、活动顺序1、体育健康知识问答2、趣味体育比赛六、比赛办法1、体育与健康知识问答:每班可派出5个家庭参加比赛,每个家庭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选择题、判断题)待抽签后20秒钟内必须作答,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问答题待抽检后30秒钟内必须作答,正确得2分,错误扣1分。(只要答出要点即可)。以上比赛,即可由该家庭的家长回答,也可以由学生回答,原则上不与啦啦队商量。2、趣味体育比赛:(1)春播秋收:20个家庭按自己编排的顺序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发令后,第一个学生手持5个乒乓球跑到对面(10米)盆子处,将球全部放在盆子里后跑回与自己的家长击掌后,家长再跑向盆子处用筷子将球一个一个夹出来,全部拿在手里跑回起点交给下一个学生。如此往返进行,直到最后一组完成。按先后顺序评出名次:第一名得8分,第二名得6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名的2分。(2)搬踩垫子过河:家长、学生两人一组,共20组,分成10组一边,分别站在相距10米的.线后,听到发令后,第一组跨或跳到前面的垫子上,(两人都必须站在同一块垫子上),然后,只能用棍子将后面的垫子移动到前面。按次方法移动到另一边的起点,将棍子交给第二个家庭;第二个家庭照次方法完成,直到最后一个家庭完成。按完成的先后顺序决出一至四名。(分别计8分、6分、4分、2分)(3)背靠背夹球接力:将20组家长、学生,分成5组,一组分别站在相距10米的两边: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的家长、学生两人侧对跑道,手臂互挽,背靠背夹住篮球,用侧身跑或侧向滑步的方法移动到对面,将球交给下一组。如此往返进行,直到最后一个家庭完成。按完成的先后顺序决出名次。(分别计8分、6分、4分、2分)七、名次录取及发奖(1)按各组参加知识问答,五个题的得分和参加三个趣味体育比赛的得分相加的总分,评定出1—4名。(2)家长、学生按得分总和分别发给纪念奖品。体育游戏活动方案3体育游戏《数手指》执教人:张宏活动目标:1、让幼儿熟悉身体的一些部位以及这些部位的功用。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敏捷的反应。活动准备:事先熟悉儿歌活动过程:(一)激趣:五指歌:“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二)指导认知:1、以提问方式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手指可真棒!那么谁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每只手上有几个手指?它们的名字都叫什么?(幼儿分别回答)2、教师验证:我们每个人有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