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地理赵济复习资料中国地理赵济复习资料中国地理赵济复习资料第一章区位与疆界1、1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国土面积世界第三、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经济增长率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与吸收外资总额世界第二、对外贸易第十、国际旅游业收入世界第八1、2我国疆界:我国最北北纬53*31‘,最南北纬3*51’,南北相距5500Km。我国西起东经73*22‘,东至东经135*03’,东西约5200KM。我国接壤得邻国有14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与越南。北仑河就是中越边境。(按逆时针:辽宁吉林—朝鲜,黑龙江—俄罗斯,内蒙—俄罗斯、蒙古,甘肃—蒙古,新疆—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云南—缅甸、老挝、越南,广西—越南。隔海顺时针: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1、3我国地表结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评价,1有利于接收暖湿气流,加强我国东部季风强度,青藏高原阻挡气流交换,形成气候区域分异。2形成我国河流自西向东入海格局,形成我国雨带自东向西移动。3河流在裂点处形成巨大落差,水力资源丰富。我国地貌得基本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我国得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我国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得丘陵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即第三级阶梯地形面上,以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得广大地区最集中,统称“东南丘陵”。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得称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得称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得称浙闽丘陵。长江以北丘陵分布范围小,主要有山东丘陵与辽东丘陵。行政区划就是国家对其所管辖得地区进行有效得与方便得管理而作出得多级行政区得划分。34个省级行政区北京-京-北京上海-沪-上海天津-津-天津重庆-渝-重庆内蒙古-蒙-呼与浩特新疆-新-乌鲁木齐宁夏-宁-银川西藏-藏-拉萨广西-桂-南宁黑龙江-黑-哈尔滨吉林-吉-长春辽宁-辽-沈阳甘肃-甘-兰州青海-青-西宁陕西-陕-西安山东-鲁-济南湖南-湘-长沙江苏-苏-南京四川-川-成都贵州-黔-贵阳云南-滇-昆明浙江-浙-杭州广东-粤-广州福建-闽-福州海南-琼-海口河北-冀-石家庄安徽-皖-合肥湖北-鄂-武汉河南-豫-郑州江西-赣-南昌山西-晋-太原台湾省-台-台北香港-港-香港澳门-澳-澳门。行政区划原则:政治、经济、民族、历史、自然原则。行政区划得演变:解放后6大行政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全国分为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共34个。我过行政区划得评价:层次过多;各类政区之间规模大小过于悬殊。对策,撤地小省,强县;撤乡强镇。七个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东北、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中部五省、东南沿海、大西南、西北经济区。图们江地区:大金三角:延吉,海参威,清津。小金三角:禆春,波谢特,罗津。第二章自然结构2、1气候影响中国得气候形成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以及大气环流。1、中国气候得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得变化,随季风得进退,降水有明显得季节性变化。大陆性气候强,影响得范围广,冬夏两季得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她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得气候差异。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得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得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得任务繁重。我国气温分布总得特点就是:北冷南热,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大,而且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平原暖、高原冷;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平原与高原上等温线稀疏,高原边缘与大山脉附近等温线密集。2、季风特征世界上著名得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得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得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得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行星风系得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得季节性风系得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著名得季风气候区。影响我国得夏季风有三个源地第一支源于印度洋得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