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pdf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计算[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计算[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一、综合节水指标1、万元GDP用水量: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按新水取用量计)与GDP的比值。WGDP=W总/G总式中:WGDP——万元GDP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W总——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按水资源公报统计口径统计,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G总——行政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按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统计,单位为万元。2、再生水回用率:行政区域再生水利用量与污水处理总量的比值。(再生水: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能够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使用的水。)R再生=W再用/W污处式中:R再生——再生水回用率,%;W再用——行政区域再生水利用量,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回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W污处——行政区域污水处理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二、农业节水指标1、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行政区域农业用水总量(按新水取用量计)与农业增加值的比值。W农G=W农/G农式中:W农G——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W农——行政区域农业用水总量,按水资源公报统计口径统计,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G农——行政区域农业增加值,按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统计,单位为万元。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行政区域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占灌溉水量的比例,按《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xx年〕》提出的“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即直接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净灌溉用水量)与灌区从水源取用的灌溉总水量(毛灌溉用水量)的比值。K灌=W净灌/W毛灌式中:K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W净灌——行政区域净灌溉用水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W毛灌——行政区域毛灌溉用水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3、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行政区域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百分比。节水灌溉工程包括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滴灌、微灌和其它节水工程。B节灌=F节灌/F有效×100%15式中:B节灌——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F节灌——行政区域投入使用的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等于渠道防滲、低压管灌、喷滴灌、微灌和其它节水工程控制面积之和〈同一灌溉面积不能重复计算),按水利统计年鉴口径统计,单位为千公顷;F有效——行政区域有效灌溉面积,按水利统计年鉴口径统计,单位为千公顷。4、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行政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百分比。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低压管灌、喷滴灌、微灌工程。B高节灌=F高节灌/F有效×100%16式中:B高节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F高节灌——行政区域投入使用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等于低压管灌、喷滴灌、微灌工程控制面积之和(同一灌溉面积不能重复计算),按水利统计年鉴口径统计,单位为千公顷;F有效——行政区域有效灌溉面积,按水利统计年鉴口径统计,单位为千公顷。三、工业节水指标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行政区域工业用水总量(按新水取用量计)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W工G=W工/G工式中:W工G——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W工——行政区域工业用水总量,按水资源公报统计口径统计,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G工——行政区域工业增加值,按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统计,单位为万元。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行政区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与重复利用量之和的百分比。R工=C重/(W工+C重)式中:R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C重——行政区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指单元或系统内使用的所有未经处理和处理后重复使用的水量的总和,即循环水量与串联水量的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3);W工——行政区域工业用水总量,按水资源公报统计口径统计,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3、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行政区域节水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B节企=F节/F总×100%17式中:B节企——节水型企业覆盖率,%;F节——行政区域节水型企业数量;F总——行政区域企业总数。2、供水管网漏损率:行政区域公共供水总量与有效供水总量之差占供水总量的百分比。城市、农村分别计算。R管=(W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