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片初红的霜叶-随笔散文.docx
上传人:书生****12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那片片初红的霜叶-随笔散文.docx

那片片初红的霜叶-随笔散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那片片初红的霜叶-随笔散文那片片初红的霜叶-随笔散文几天前,偶和朋友从传统文学谈到网络文学。我当即表明,从现在开始,也要介入传统报刊杂志的投稿,看看能否发表一些文章。之前,正如传统文学作家不喜欢网络文学,觉得它随便粗俗一样;我也对传统的报刊杂志投稿,感觉有一种漠然,觉得无非就是弄点稿酬而已,为发表一篇文章求这求那,投这投那,真有点五斗折腰的感觉。其实也是因为自己没时间,因此几年来,几乎从不投出一稿。但现在想来,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他们之间都有很多共溶性和兼容性,没有必要为此多加言论。传统的未来要在网络上展示;网络的最终要在传统中成熟!也就在近些天,有位朋友得知我有一首《三月杏花酒》的诗,在《泉州文学》上发表,发信息向我祝贺。并问我是不是第一次发表在纸质文学上的文章。我当时有些茫然,开始一愣,继而又回说:“是的……”。其实这半年多来,我已经有三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再加上二篇省级网络征文获奖,一副网络春联获奖,今年的收获,也算是颇丰了!《三月杏花酒》这首小诗,是一次网络赛事上一等奖获奖作品。当时,参加这次赛事的评委叶逢平先生后来给我发一个短信,说他是《泉州文学》的诗歌编辑,让我有新诗发给他看看!就这样,这首《三月杏花酒》的诗,就在《泉州文学》上发表了,所以在此我要感谢叶逢平先生的推荐!然而,经朋友这么一提醒,倒让我想起一些陈年小诗来。这些诗,应该都是十几二十年前写的,有些是发表过的作品。因为停了十多年没写,也不知道这些小诗,现在都放在哪里了,几乎无从查找!后来又翻箱倒柜,丛一本旧时的小笔记本上,终于看到这几首小诗,昨天的许多故事,也开始若隐若现起来。所以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要让这几片初红的霜叶,有个归属的地方,不至于消失涅没于岁月的风尘之中!我写《红叶》的时候,应该是十九岁。这首诗获得《人民文学》新人优秀奖,贵州文学博物馆收藏!诗是这样写的:“我曾说过/秋天有着/火红炽热的爱/我曾拾起一片霜叶以为得到真理/在旷野/秋风冻红我的手指和耳根//可是朋友/当我背起一个包袱流浪/没人能告诉我/严酷的季节/使人鲜艳。”这是我开始涉世的人生感悟,觉得红叶是要经霜的磨砺,才能红极的,而在这期间,谁也无法告诉你,只有“严酷的季节/使人鲜艳”,只有经过磨砺才能感悟真谛!这首《纸船》的诗,是我的初恋。我记得我那时经常在黄昏的公路边,一边走着一边唱着歌,然后等着一个女孩下班回家,路过我的家门口,直看到她向远处走去,消失在黄昏。所以当时我写下这首诗:“我叠着思念/放入江中/浪波把它推入/离你更远的/海//我于是苦恼/伫立在江边/等待着/曾有一只纸船/载你的心/归来。”这首诗发表在哪里,现在是记不清楚了!《树》也是那个时期写的,那是我小小的心志,有点象艾青的一首诗。但说实话,我当时并没有看过艾青的诗。这诗是这样写的:“怎能象/赖以求存的花木/被人/随便养入/这么一个盆中/这样/我要死去//仿佛命中注定/我将成为/任何风沙中的/强根//我是树/注定有我的/海阔天空/有我的/苦难和自尊/血性的年环。”后来,还有一首写《茶》的诗,也不知发在那里!总之,是在茶道中映衬出国人苦中取乐的'风格:“含一片茶叶在口中/想起/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因想起/满腹茶碱的中国人/怎样于辛苦之中/咀嚼/清爽与甘醇。”当时,以少年心智来写《逐日》这诗,我觉得很是难能可贵,这诗显然也是比较成熟的!因为那时我就能理解,光明和黑暗是并存的。在这一场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夸父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却不倒。诗中写道:“那追逐太阳的人/喝干了两河之水/倒下/黑夜/向他袭来/山风凛凛//山风凛凛/风凛凛/凛凛/无数的鬼魅向他涌来/揭他的皮/吸他的血/啃他的骨头/嚼他的肉//他们狂呼/除非/除非我们不给你光明/否则/否则你要给我们黑暗/除非/除非满山燃起了松枝/否则/否则我们将会重现。”之后的《灯*之一》写道:“给我们黑夜的光/灯是正义之火/给我们希望的光/灯是旅程之标/给我们智慧的源/灯是文明之海//惯于都市的辉煌/厌倦了生活的霓虹灯/该想起/煤油灯的年代//于是/薰黑鼻子了/想起/灯之源/火之源/光之源。”《灯*之二》又写道:“迎向黎明/我们吹灭那盏灯/伴我们孤独/陪我们寂寞的那盏灯/挥成烟/挥成雾/挥成你的眼眸/闭上//太阳是/万物的种源/灯是/做嫁衣裳。”按照我现在的感觉,当时的这两首诗,思想也是相对成熟的!其中《灯一》的前段是赞灯,后段是告诫年轻人爱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灯二》则是把老师比作“灯”,她虽然没有太阳的光芒,却是文明之灯,做嫁衣裳之灯!情窦初开时,爱情也让我写出不少思念的小诗,那都是以形象思维推进的一些隐喻小诗,或许今天,我不会再有这样的灵感!在《无题》中写道:“常想着/能用颤指/轻点你的朱唇//入夜/无眠/写诗/诗揉成纸/望月/心/揉成纸。”思念的烦乱让诗无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