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册秋水教案第一册秋水教案(通用8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册秋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第一册秋水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本文寓意。2、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3、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2、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及“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两个成语的含义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教学步骤:一、导语: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中国古代的一位作家:“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他所说的这个人是谁呢?对,这个人就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家、散文家庄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们知道道家学派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和庄子被后世人合称为“老庄”。老子的思想是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庄子是在老子的基础之上,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顺应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就是庄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他的弟子门人合著的《庄子》一书中,我们知道,先秦时期的一些著作,经常是文、史、哲不分家,因此,《庄子》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板书)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秋水》选自外篇,好,下面我们就来研读文章,。三、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泾jìng涘sì渚zhǔ殆dài四.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文章特别短小,只有5句话,文字比较浅显,所以下面就请大家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3-5分钟)五.文章讲解1.先看第一句:秋水,何意?时,什么用法,名→动(板书)百川,是一百条河流吗?河,是指黄河,古今异义词(板书)2.再看第二句:泾,通假字(板书)辩,通假字(板书)3.前两句分析:前两句给我们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象?秋天的雨水按季节一到了,“百川灌河”(板书)河水泛滥,气势如何?非常壮观,“泾流之大……不辩牛马”,是说畅通无阻的水流是这么大,以至于河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请是牛是马了,“不辩牛马”(板书),这是进一步说明黄河的壮阔。4.第三句。于是焉,如何译?在这个时候以………为,就是以为之意美,美景,形→名(板书)尽在己,全要自己这里问:这时候河伯为什么会“欣然自喜”?明确:他是黄河之神,看到黄河这么壮阔,(板书“欣然自喜”)就感到自己很了不起,这是它的功劳,当然就洋洋得意起来,这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骄傲自满。5.第四句:顺流而东行:东,向东走,名→状语(板书)至于:到了的意思,古今异义(板书)东面而视:面,面对,面向,名→动(板书)问:河伯到了大海里之后,所看到的大海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不见水端”(板书)这说明了大海的什么特点?----广阔。6.第五句:旋:掉转面目:脸,古今异义(板书)成语“望洋兴叹”的由来闻道百:听说了很多道理。定语后置(板书)莫己若:宾语前置(板书)我之谓也:宾语前置(板书)少:小看,形→动,意动(板书)非………则……:如果不是………就……见………于……:被………所……固定句式(板书)成语“贻笑大方”的由来大方,指明白到理的人,古今异义(板书)问:河伯到了大海里,看到了大海的广阔后,是怎样的神态呢?---始旋其面目,“望洋兴叹”(板书)问:为什么要叹息呢?------这个时候它才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了,不禁为自己的骄傲自满而感到惭愧,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板书):批评自己的狂妄无知,骄傲自满。六.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①人贵自知之明;②谦受益,满招损;③自大由于无知;④知耻近手勇;⑤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七.写作特色:好,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不是也体现了庄子散子的总体艺术特色呢:①想象奇幻√②构思巧妙③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④文笔汪洋恣肆⑤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明确:不全是。就本文来讲最突出的特色主要表现在:1.巧设比喻:本文要说明的是人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比喻,非常生动,化抽象为形象;2.对比手法